□特约记者 施洋 通讯员 杨发强 刘禹江 摄影报道
3月29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首套威远日处理100方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建设工程完工,标志着国内首套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迈入实质性试生产运行阶段。
此项工程主要针对气田水中锂、溴、钾等伴生资源进行分类提取和回收,采用了先进的预处理工艺、国内领先的提锂吸附剂及工艺、无氯提溴工艺和蒸发分钠钾等新工艺技术。制备出的碳酸锂产品是新能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为实现油气田水清洁及效益化利用,拓宽我国锂、钾矿资源种类和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加快气田水综合处理应用与技术科研攻关,公司提前编制各类运维管理方案6项,落实关键技术指标10项,突出顶层设计、高效实施、精细管理,采用“自主技术攻关+联合创新”方式,在可研批复18天内完成初步设计编制和批复,通过统筹各项施工组织,编制7项专项方案,克服施工难点,顺利完成31项撬装设备安装,突破各项技术瓶颈和建设期间面临的困难,实现了装置的高质量建成落地。
该工程的建成,有望实现气田水复杂杂质及共存元素体系下,低浓度锂、溴等伴生资源高效提取,解决威远气田的气田水回注能力不足、回注成本高等问题。对推进威远气田二次开发,有效提高气藏采收率,降低气田水处理成本,实现锂、溴等资源回收和公司天然气伴生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发展绿色气田新质生产力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