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琦
“请大家再次对线路进行检查,今天务必保证通电。”3月15日,在大安112平台施工现场,现年54岁的川西钻探大有公司副经理王强正对当日作业进行最后叮嘱。他被该公司员工亲切地称为“绿色钻井守护者”。
2015年,初入大有公司的王强毅然选择带领该公司清洁生产队伍进军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被誉为“死亡之海”的地方,没有让他心生恐惧。面对该地区没有清洁生产的先例,王强带领清洁生产项目组积极探索工艺、发展技术、建章立制,走出了一条适合公司的发展之路。同一年,他还与项目组成功推出了“套装罐清洁生产处置工艺”,首次将岩屑管输装置应用在沙漠腹地,用市场业绩体现了自身价值。
在气温零下15℃的塔中钻井现场,王强带领项目组对搬迁井进行清掏岩屑罐作业,极寒天气使罐内的尘沙异常坚硬,清掏工作极其困难。王强将成员进行分组,确保工作任务24小时不间断进行。经过连续多日奋战,岩屑罐清掏工作顺利完成,为钻机成功搬迁打下了坚实基础。“王强就像一台不知疲惫的机械,精力充沛胜过我们这些年轻人。”清洁生产作业队佘府炳回忆道。
前几年,大有公司秉持“绿色钻井”理念,以现有成熟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成功叩开了绿色钻井电代油项目的新赛道。王强再次主动请缨,带队靠前踏勘,完善供电方案和相关手续,全程监督电代油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王强虽然年长,但依然保持了一颗追逐新鲜事物和探索新技术的初心。”该公司绿色能源项目部胡浩说道。在他眼里,王强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却并未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始终保持着对新事物的热爱。
多年来,王强脚踏实地,奋勇前行,他似一曲乐章,谱写着绿水青山的旋律,更似一盏明灯,成为青年员工们学习的优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