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雪
“要力所能及地做事,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这是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气工艺实验室工程师黄晶的人生信条。小小的她,有万般姿态,亦有万般力量。
党务工作显身手 初心照亮前行路
关键词:在学中干、干中学
主攻方向:党务
一句话:“如果我足够努力,也能发光发热。”
2019年,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的黄晶来到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气工艺实验室,开始她的党务工作之路。虽然曾经有过在支部工作的经验,但对于如何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她还有点迷茫。工作之余,学习党章、党内法规成了她的主要功课。
随着对党务工作越来越熟悉,她对党建工作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门系统科学。她开始在网上学习相关课程,与更多党务工作者交流,走上向政府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党务工作者“取经”之路。
在学习积累中,她的党务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撰写的《提高主题党日活动质量研究》政研论文获得中国石油党建与思想政治科研会科研分会优秀论文。她说:“有时与同事讨论党务问题,在为他们解惑时,我的自信心也更足。这让我坚信,如果我足够努力,也能发光发热。”
怀揣这一份期盼,2022年,她报考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就读党政管理专业。在党校的这一年,她系统学习现代政治学基本理论、时事政策与党性教育、党务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公文写作等一系列课程,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追光向前的决心。
科研征途路漫漫 不畏困难勇向前
关键词:“黄劳模”
主攻方向:科研
一句话:“逼自己一把,也许就能看清向前的方向。”
2022年是黄晶到采气工艺实验室的第三个年头,但她对采气工艺、井下工具专业技术领域还是一知半解。在组织生活会上,同事们给出了“黄晶同志对待科研工作有一定畏难情绪,没有迎难而上的冲劲,有甘于现状的苗头”这样的评价,让她触动很大。她不禁反问自己:“难道我只能这样了?”然而内心深处,却响起了一个无比坚定的声音:“不,我不要这样。”
“逼自己一把,也许就能看清向前的方向。”于是,她主动请缨,从院级入手,承担了自己的第一个科研项目。那段时间,她还得了一个绰号“黄劳模”,她笑称这是因为自己能力欠缺需要加班学习才能完成任务,但她的努力已经被大家看见。其间,她完成了自己的项目,申请了两项专利,一篇论文被EI收录。
2023年,黄晶所在的采气工程技能专家工作室QC小组参与西南油气田公司QC成果评选。为了能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佳绩,她系统学习QC创新思路,和团队成员运用质量控制理论成功研制出便携式钢丝作业指重计检测装置,实现在现场对指重计快速准确检测。这项成果也获得国内质量管理活动竞赛的最高荣誉——“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赛场竞技展风采 闪闪发光获佳绩
关键词:反复练习
主攻方向:舞台
一句话:“比赛经历远比结果更有意义。”
如果你听过黄晶的现场讲述,一定会沉浸其中,她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充满力量。与其说这是天赋,不如说是源于她的坚持与努力。
2022年,黄晶参加集团公司第二届创新大赛青年科技创意专业赛,主要负责项目讲述。为了不辜负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她“死磕”讲稿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从语音语速的控制到一手一眼的配合,一遍又一遍练习,努力以最佳状态呈现项目成果。最终,她所在的团队斩获勘探板块一等奖,“拿奖固然开心,但比赛经历远比结果更有意义,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和老师的专业指导,都是宝贵的财富。”她说。
去年,她又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西南油气田公司“知岗、讲岗、爱岗”岗位讲述比赛二等奖。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成功展演的背后,都是她无数次的辛苦训练;每一滴辛勤的汗水,每一张获奖的证书,都是她努力的见证。
展望前路,她说要像给孩子读的《做一个最好的你》童谣中讲的那样,“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