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
从35千伏的工业电网到10千伏井场变频房,再到6.6千伏的电驱压裂撬,电荷正完成电能与压裂动能的转化,成为川渝页岩气储层改造的绿色低碳助力。这是井下作业公司不懈探索绿色压裂,推动低碳生产的生动缩影。
3月19日,在大安1H27平台井上,阳光倾泻而下,10台电驱压裂撬上因为电驱设备的低噪显得分外“柔情”,这是井下作业公司电驱2队参与的第2个电驱作业平台。该队伍是井下作业公司成立的首支自购电驱队伍,更高频次参与到页岩气压裂平台作业中,标志着该公司为页岩气压裂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创盈模式进入新阶段。
2018年,川渝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深井、超深井和非常规储层领域,储层改造规模更大,更加强调安全以及经济性。井下作业公司作为川渝地区储层改造的主力军,成为此次推动电驱压裂的先行试验者。
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该公司为掌握电驱压裂性能,以“电驱+柴驱”的生产组织模式开始了对电驱压裂的认识探索。经过现场验证,电驱压裂撬相较于传统柴驱设备噪声下降了20%,耗能水平有所降低。同时,还能为压裂作业过程提供高精密和强稳定的操控能力,展现出降本、增效、绿色的巨大潜力。
此时,井下作业公司还处于“油+电”的生产组织模式探索初期,设备投入产出比还需进一步验证,该公司电驱压裂推广也多以租赁电驱压裂撬的方式进行。在现场运用中,受限于川渝地区地形复杂,供电方式成为制约电驱压裂技术规模应用的主要外部因素。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电驱压裂施工方式,井下作业公司完成了从全柴驱到“电驱+柴驱”、全电驱多种作业模式的过渡,逐渐形成了“能用则用、能用尽用、网电为主、燃气补充”的工作原则。
2022年,川庆钻探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后三年电驱压裂规模化应用保障方案。井下作业公司积极响应,加快推动压裂装备电驱化和电驱压裂规模化应用,持续挖掘电驱储层改造经济化、高效化潜能。
同年,井下作业公司顺势而为,成立了两支不同设备组织形式的电驱作业队伍,开始新阶段探索。其中,电驱1队主要以租赁电驱设备为主,固定资产投入更为谨慎,重在探索电驱设备的绿色、效能模式。电驱2队则自购12台电驱压裂撬,更加注重探明自有设备在技术、效能和规模应用的推动力。
在队伍组建过程中,电驱设备对队伍人员素养的高要求也进一步显现。员工在完成常规压裂设备操作、培训取证后,还要进行高压电工特种证取证培训,并在现场作业中,进行高压电路利用效率、现场防护等专业、专项培训。
去年11月,电驱2队在宁209H5平台完成了首次生产任务,成为井下作业公司全力推动电驱占比,探索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从传统设备企业向绿色能源企业转型新路径的重要见证。
通过5年的现场推广应用,井下作业公司在统筹考虑川渝各地区电力状况的基础上,逐渐完成了科学、稳妥、有序的电驱压裂规模推广应用。完善不同作业区域的工况下,电驱设备与柴驱设备的合理配比,在保障生产的同时稳步推进电驱压裂。该公司还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电驱压裂设备技术攻关,组织开展了制造企业自研电驱压裂设备的工业性试验,加大对电驱设备技术的自主突破。
在2023年,井下作业公司单年实施电驱压裂平台24个,电驱压裂总段数突破1746段,较上年同比增长34%,在页岩气压裂总段数中占比突破5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页岩气压裂作业中,总计使用电量6838万度,减少碳排放1.58万吨。同时,顺利推动燃气发电应用9个平台,发电量1734万度,是2022年发电量的18倍。目前,在该公司电驱压裂生产组织中,全电驱模式占电驱压裂总量44%、混驱56%,为电代油项目推动大规模开发给出了当下的“版本答案”。
下步,井下作业公司将继续从压裂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入手,持续推进电驱压裂模式的升级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更加绿色、高效、经济的电驱压裂模式将带来全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