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润 特约记者 廖光明
凌晨,川西北气矿油气田开发技术所开发室灯火通明。敲下科研报告最后一个字,万亭宇意犹未尽地伸了伸懒腰,才发现楼道已空无一人。今年,川西北气矿勘探开发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天及时跟踪气井生产和气藏动态,数次与作业区协调沟通,还要编制方案、撰写技术报告……她常常忙碌到深夜。
万亭宇,川西北气矿的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气矿企业文化展厅解说员、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手。平凡岗位上,她正在绽放别样精彩。
知难而上 勇往直前攻难题
主攻方向:监控气井生产动态、提出技术对策
地点:双鱼石区块
一句话:“我们要的不是一年两年的稳产,是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开发。”
2017年,万亭宇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来到川西北气矿,从井站到作业区再到油气田开发技术所,她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踏实勤奋和努力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
川西深层海相气藏上产时期,超深高压、气水关系复杂等成为摆在开发人员面前的难题,如何将气藏开好、开稳?万亭宇一头扎进基础数据中,每天对照生产曲线、压力曲线揪细节、找异常。“不好,曲线下掉、水分析离子含量变化,产水风险很大,需要预警。”发现双探12井生产数据异常,她立即上报问题,并与技术人员一道监控气井生产动态,优化生产制度,有效防止该井水侵加剧,确保双鱼石区块持续稳产。
万亭宇带领重点气藏跟踪小组连续4年完成200期周报,实现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每年提出有效生产措施建议20余条,与团队共同承担重点获气探井转采论证及各类方案编制13项,支撑川西北气矿重点气藏稳产上产,油气当量跨越200万吨。
去年,双鱼石区块被列入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大压舱石工程”,这是占到该气矿产量半壁江山的重点项目,作为双鱼石“片长”,万亭宇迎来新的难题:如何确保双鱼石区块10亿方产能长期稳产?她带领团队开始编写压舱石行动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开启攻关。
“气藏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水侵影响稳产,而我们要的不是一年两年的稳产,是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开发。这需要统筹考虑。”万亭宇说。她积极与各专业人员交流,向科研院所、兄弟单位专家请教,把气藏、采油气、地面等专业联合起来。“排水怎么排?”“产出水怎么处理?”“产能从哪儿补充?”……头脑风暴下,“排控结合,均衡开发”的技术对策出炉,方案顺利通过审查。
勤学善思 团队协力聚万心
主攻方向:当好青年团队“领头羊”
地点:油气田开发技术所
一句话:“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万亭宇深谙此理。她坚持边思考边学习,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上精准发力。
万亭宇学的是油气田开发专业,她深感在勘探地质专业方面储备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勘探开发一体化发展的需求。为了补齐这一短板,她翻出晦涩的理论书籍,从看懂基础地质图件开始,恶补基础知识,向同事、专家请教地震、测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和交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促进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
2022年,万亭宇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为油气田开发技术所开发团队负责人之一。团队里大多都是青年员工,如何解决经验不足、技术断层等问题?如何带好团队,当好“领头羊”?她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技术微课堂、经验分享、小组研讨中,经常能看见她的身影。她带着团队一起钻研技术,先后组建海相气藏、致密气藏、储气库等小组,发挥大家的优势。在她的努力下,开发技术所开发团队获得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团队成员获得集团公司气藏动态分析专业竞赛银牌,还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先进共产党员、优秀团员等荣誉。
笃定前行 万米征程从头越
主攻方向:油气勘探
地点:深地川科1井、成都大运会
一句话:“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我们也要扛得起责任、顶得住压力,勇攀科技高峰。”
去年7月,深地川科1井顺利开钻施工。面对全球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深井的部署实施,西南油气田公司青年突击队的身影一直奋战在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技术支撑各环节。作为深地川科1井属地单位,川西北气矿组建多支青年突击队驻扎现场,与时间赛跑,做好钻前实施准备。
万亭宇有幸与央视记者共同直播深地川科1井开钻,见证了深地油气勘探的历史时刻。“川油人勇担历史使命,挑战油气勘探全球顶尖难度。作为基层科研工作者,我们也要扛得起责任、顶得住压力,勇攀科技高峰。”万亭宇说道。
几天后,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万亭宇作为企业员工代表成为大运会火炬手,在成都大学完成火炬传递。“在这场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事中,能够担任火炬手,把石油精神融入大运精神,我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她说。
手握“蓉火”的那一刻,万亭宇望着熊熊燃烧的“蓝金”火焰,她明白,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未来,我将继续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地质勘探道路上勇毅前行,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进程中留下拼搏的脚步。”万亭宇豪情满满。
逐梦青春展风采。在服务油气田的赛道上,万亭宇还在继续着她的“火炬传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