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春天里,“上产的种子”悄然生长

□记者 姜永攀 黄文俊 通讯员 肖毅 王子丹 摄影报道

“老翁场储气库即将开启今年的注气任务,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设备维护保养,保障注气任务如期开展。”3月12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老翁场储气库集注站站长汪勇在早班会上叮嘱道。

作为四川首座储气库群,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是国家打造西南储气中心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对保障季节调峰、应急供气发挥重要作用。

春日里的老翁场储气库,菜花盛开,生机盎然。在DTY4500式压缩机前,甘建勋和刚入职的新员工钟炜欣沿着注气通道仔细排查,查看现场装备,聆听装置是否有异响,对检查完的设备相关数据做好记录。“这是储气库的心脏,是储气库建设和运行的核心设备。”钟炜欣一边看着甘建勋操作,一边认真做着笔记。

钟炜欣是去年入职的新员工,目前正在老翁场储气库集注站实习,现场操作是她学习的重要内容。“刚入职就见证了公司天然气年产量跨越400亿。我要抓紧时间,向站上的榜样们学习,尽快上手,为上产500亿出一份力。”

额头的汗水不知何时悄悄打湿了钟炜欣的头发,配上那浅浅的笑容,也许这就是青春奋进的样子。

张文是钟炜欣口中的榜样之一,也是老翁场储气库集注站年龄最大的员工。快60岁的他,身材精瘦,声音洪亮,走起路来,步步生风。

张文在一线工作了近四十年,干过多个工种,见证了公司常规气、页岩气、致密气“三驾马车”的快速上产。今年即将退休的他,谈及公司快速上产的形势,心中却藏有一些惋惜和遗憾。“现在这些娃娃们赶上了好时候,产量年年‘三级跳’,这在以前根本就不敢想。我真的还想在岗位上见证达产500亿、800亿,为公司快速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但张文却乐在其中。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用精湛的厨艺征服了全站人的胃,成了老翁场储气库集注站的“兼职厨师长”。只要一有时间,他便会亲自下厨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吃好了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年‘两库’累计注气量超过2亿方,今年我们还要再接再厉。”

“上产的种子”在这个春天悄然生长,那破土而出的力量正在积蓄迸发。

--> 2024-03-19 姜永攀 黄文俊 肖毅 王子丹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787.html 1 春天里,“上产的种子”悄然生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