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钻采院自适应高承压滑动密封关键技术

提高固井安全性

本报讯 “稳住了,试压50.6兆帕,15分钟压降至50.2兆帕,再也不用担心多次过孔及接箍缝密封失效的问题了。”2月25日,钻采院液压可控尾管固井封隔技术前期关键技术验证试验现场传来喜讯,该院自研的自适应高承压滑动密封关键技术首试成功,长期困扰液压可控尾管固井封隔技术的窄空间滑动密封多次过孔及油管接箍缝后密封失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油井侧钻井及老井修复尾管悬挂器固井施工中,通常采用先倒扣后固井工艺,在悬挂器倒扣验证阶段,密封总成需要进行多次滑动密封,且密封压力需达到50兆帕。然而由于液压可控尾管固井封隔技术的要求,需要多次过孔和油管接箍缝隙,极易造成密封总成胶皮割伤破损,致使密封失效,最终引起固井水泥返高不到位,以及套管环空封隔失败的问题。

为提高往复滑动密封50兆帕的可靠性,钻采院项目组技术人员在无损滑动密封上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确定了自适应高承压滑动密封技术方案。

该方案通过增加密封橡胶的自适应弹性,优化密封槽、橡胶件宽度及倒角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重复过孔、缝自适应高承压滑动密封。试验结果表明,重复过孔和油管接箍缝隙20次后,依然可以达到密封50兆帕的要求,彻底解决了密封总成破损、失压的问题,实现了“滑得过、封得住”的目的,极大提高了液压可控尾管固井封隔技术的可靠性。

据了解,该技术将在长庆油田上百口油井侧钻井及套损井小套管固井上进行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小套管尾管悬挂器固井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为油田老井挖潜复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王思凡 陈鹏伟)

--> 2024-03-05 王思凡 陈鹏伟 钻采院自适应高承压滑动密封关键技术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615.html 1 提高固井安全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