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多动脑,多动手,才能事半功倍!”2月26日,试修公司教导示范队队长马兵正带领着团队成员对井下作业工开展新一轮技能认定工作。春节后,试修公司教培战线也拉开了“战斗”序幕,教导队成员除了要为更多学员准备培训事宜,还要备战全国井下作业工二类技术比赛。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有着3年培训千人经历的马兵工作热情高涨,对即将迎来的挑战充满信心。
马兵,试修公司首席技师、企业级技能专家。自2020年1月试修公司教导示范队成立以来,他带领8名成员走遍了试修、带压、测试各生产一线,培训队伍150余井次、员工千余人,教学内容包括地企联动演习、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培训、综合检查等工作,是试修一线的“总教头”。
凭借深厚的工作资历,马兵接连获评“四川工匠”“成都工匠”“成华工匠”称号,工作成绩得到业界一致认可。“工作一定要善于总结”是马兵的口头禅,带领教导队,马兵总结出“1221”培训模式,即对新员工进行一种常态化培训,着重加强“三新”员工和班组长两个重点培训,以岗位属地导向和网络化交流咨询两种方式展开培训,为不同作业区域制定一套教学模板推广培训。
为推广执行好这套培训模式,马兵带领教导队每年上井开展教导示范培训200天以上,深入基层队收集资料、熟悉设备、学习工艺,组织教员讨论、研究,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在新教员的培训上,他也是下足了功夫,通过临时课堂试讲、以老带新、从低岗位入手等方式,让新教员慢慢树立信心,适应并胜任培训工作,为基层员工尤其是行业新兵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
“工作中,马老师特别重视将经验与创新相结合。”据同事介绍,培训之余,马兵还参与了《井下作业专业安全培训手册》《钻井司钻手册》等10余本技术书籍的编写和编审、《组装卡瓦打捞筒》等20个教学视频的策划拍摄工作。他还把课件开发与现场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一线学员查漏补缺;把各生产现场的经营内容与培训师技能拓展相结合,着力打造复合技能人才。
如今,马兵参与打造的“考试酷”现场培训考评软件在一线普及使用,他以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并完成了科研项目、一线创新及小改小革10余项,解决一线难题20余项。
“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这是马兵从事教培工作的初心。为了将教培队打造成试修公司独具一格的队伍,马兵带队参加培训项目设计大赛、实训师大赛培训辅导及学习,参加技术交流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50余人次,多次参与井下作业工各级技师鉴定命题及考评工作。
作为一支复合型团队,马兵要求每一名成员一定要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保持“讲规矩、识大局、明事理”的工作态度。“我坚信,队伍要发展壮大,一定要对工作有信念、有目标。”马兵说道。
对马兵来说,看见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培训选手比赛获奖,都是一种享受与肯定。以初心致未来。作为一名技能型专家,马兵始终把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工作理念,带着热情、用心工作,这同样也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特约记者 屈天航 通讯员 马小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