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薛沁嵩:实干为先 勇于创新

2月5日7时30分,岗探1井,川西钻探公司集团公司张勇工作室成员、“90后”四川工匠薛沁嵩一大早就走上钻台,详细了解井下情况,分析井下难点。

岗探1井是薛沁嵩今年开展驻井技术服务的第二口井,也是一口重点探井。从一个井场赶到另外一个井场,为钻井现场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故障复杂是薛沁嵩的工作常态。2023年,薛沁嵩驻井技术服务247天,成功解决9井次故障复杂。自2020年参与驻井技术服务以来,薛沁嵩累计驻井技术服务1078天,参与或独立解决井下故障复杂30余井次,逐步成长为石油钻井特级技师、成都工匠、四川工匠,先后获得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最美青工,川庆钻探公司劳动模范、“一化五型”优秀人才、优秀青年、先进个人等称号。

参加工作14年来,薛沁嵩始终坚守在油气勘探开发和井下复杂故障处理一线。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在实现钻井提速提效、井下复杂故障处理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和丰硕成果,先后成功解决多口国家重点开发项目页岩气勘探工程和集团公司重点井、疑难井井下复杂故障处理工作。2021年,薛沁嵩参与某口国内首例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严重变形故障井的处置工作,和团队成员用近一个月时间,完成19道工序的现场处理,成功解决了这一世界级难题,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为助力钻井提速,薛沁嵩把多年的钻探经验总结提炼,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2023年初,薛沁嵩参与魏探1井驻井技术指导。他结合工程设计与地质设计,分析地层岩性,24小时坚守钻台指挥钻进参数调整,将接立柱与测斜操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助力该井创下川渝地区311.2毫米井眼快速钻进单日进尺1000.31米和单只钻头进尺2432.8米的纪录。

薛沁嵩善于发散思维,先后参与解决一线生产难题38项,参与“特殊尺寸井眼钻具事故处理工具研制”“川渝地区超深井钻具故障处理工具研制”“川东地区石炭系以深储层深井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研究”等五新五小、科研项目10多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线创新成果8项。其中,“大井眼打捞钻具落鱼技术及工具研制”项目被评为集团公司技能人才优秀创新基金项目,其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进一线钻井生产提质增效。

在2023年中国第二届创新方法大赛中,薛沁嵩将多种创新方法、TRIZ理论工具运用到“提高井下磨铣卡钻解卡处置效率”这一行业生产难题中,多维度对难题进行攻关,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该项目最终以优异成绩获得四川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他很注重人才培养,比较擅长沟通交流。”同事何玉龙介绍道。2020年以来,薛沁嵩累计培训人才500多人次,授课超过300课时,在各类技能竞赛中担任教练,带领选手获奖10项。参与高技能人才网络技术交流活动、线上创新大讲堂、工匠精神宣讲、创新工作室交流和生产一线巡诊服务等活动10多次。参与完成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建设,编审题库、书籍、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等5册。2022年,薛沁嵩受邀被聘为四川省安全考试中心司钻专业考试专家。

“每一米井下复杂故障的处理,都需要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每一项技术革新和难题的攻关,都诉说着对石油事业的担当。”面对未来,薛沁嵩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说,要向师傅张勇学习,勇于创新,时刻准备迎接新挑战。(廖军 文/图)

--> 2024-02-06 廖军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371.html 1 薛沁嵩:实干为先 勇于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