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场站管线上新来

□ 特约记者 范照明 通讯员 黄利军 熊忠涵

新年新气象。万里输气管线上,处处呈现输气人的新作为和新面貌。

近日,记者走进输气管理处南充输气作业区、仪陇输气作业区,目睹井站焕新颜,感受巡检新模式。场站里、管线边,一个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无不折射出新年新变化。

南充 新型作业区建设成为主题词

主要接收龙王庙组气藏来气的磨溪输气站,经过数月QHSE标准化升级改造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早在2019年,磨溪输气站完成适应性改造后,新增了龙王庙来气计量、调压及分输铜梁、清管等功能,实现四个方向控制分输。不仅如此,磨溪输气站还采用超声波流量计计量,具备远程诊断功能,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实现龙王庙来气“照单全收”,成为川渝管网最大的枢纽站。

“有没有”不再是问题,“好不好”就成为新目标。2023年以来,南充输气作业区制定了磨溪输气站QHSE标准化升级改造方案,力争把磨溪站打造成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的“新标站”。

为此,该作业区修复和美化场站围墙,对地面进行沉降整改,重新铺设了更细腻的青碎石,并对阀组区梯步进行整改,更新埋地标识线。在工艺区巡检通道整改中,将通道换装成彩色透水混凝土地面,使巡检路径更醒目,为员工创造了更加美观和舒适的环境。

去年,加快新型作业区建设成为南充输气作业区的“主题词”。该作业区首次提出“1+8+7+26”模式,即以武胜压气站建设和投运为契机,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运用,打造武胜、磨溪等8个区域中心,以此辐射7个无人值守站和26个阀室,推动作业区“平安输气”迈上新台阶。

尽管武胜压气站还未开工,但作业区已提前谋划,组织人员参观铜梁压气站,并选派12名员工利用轮休时间,分批到江津压气站跟岗学习。今年,还将组织专家和技术能手,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为压气站建成投运夯实人才基础。

仪陇 巡检新模式提升风险感知力

走进仪陇输气作业区,跃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屏幕和闪烁不停的数据,其背后是管道站场风险监控中心在运行。

据该作业区技术人员介绍,管道站场风险监控中心集成了数套系统,建成后通过数字化巡检平台和管道巡检指挥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场站和管道情况,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

去年以来,仪陇输气作业区瞄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以解决生产现场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导向,不断优化管道站场风险监控中心软硬件基础设施,实现站场与管道调度有机融合、信息流转整合,关键生产数据采集率、站场关键阀门控制率、站场泄漏监测覆盖率、管道高后果区视频监控覆盖率均达到100%,风险感知能力显著提升。

四川仪陇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质灾害频繁,管道保护难度大。如何为管道保护增添新举措,该作业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促进管道巡护模式转型,该作业区充分研判新型巡护模式可行性,编制无人机巡护管理制度,梳理飞手巡护、管道管理员巡护、风险监控中心调度三项流程,设立21个无人机巡护单元,确保管道全覆盖。

一年来,新型巡护模式优势逐渐体现,弥补了人工巡检在过程记录、风险识别、巡检工况、巡检效率等方面的短板。通过建立“无人机巡检+人工处置”维护管道管理模式,无人机巡线比传统管道巡护模式信息收集量提升4.27倍。同时,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及管道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与数据的扁平化,使管道外部风险更加受控。

更重要的是,在新模式下,原有的管道保护人员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乡镇访谈、管道保护知识宣讲、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大幅提升管道巡护质量和效率。

--> 2024-01-30 范照明 黄利军 熊忠涵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312.html 1 场站管线上新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