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迎接新春新景象

□黄可欣

虽然冬天已近尾声,但南方的夜里,寒风仍旧无孔不入。

于是,一下班我就缩回家,紧闭门窗,裹上厚实温暖的家居服。因为怕冷,活动也变得慢腾腾的。要是窗外有位巨人蹲下身来望向这里,必定认为这冰箱冷藏室一般的地方藏了一只长了手脚的“糯米团子”。

“糯米团子”——也就是我,下了班便赶回家里,预备干件大事——做一批手工包子。老爸给我发信息的时候,我正搓着手,对着铁盆里面缓慢生长、却看起来几乎没有变化的面团犯愁,思考怎样才能既给面团升温又不至于烫坏它,就见老爸来消息问我:“你要不要腊肉香肠?”

我拍净手上的面粉回他:“不要,一个人煮起来麻烦。”

老爸的回复来得慢吞吞:“很好吃,你姐姐预定了好多哩。”

网上查到冬日发面,可以放盆热水在下面帮助发酵。于是,把回复老爸的事儿抛在了脑后。直到整个厨房都弥漫起氤氲的雾气,我才得空坐下打开手机,看到老爸说:“怎么会嫌麻烦呢,你小时候那么喜欢。”

老父亲满脸愁容的样子忽地映入脑海,莫名带了些心酸的意味,我便记起去年此时,就在工作最忙的第一个年末,老爸好像也问了类似的话。而我久出难归,家里的美食正能疗愈胃里、心里,我便在电话里和老爸夸下了海口:“做成广味的,我能吃下一只猪;川味的,只吃一点点。”

老爸啐我:“不像个四川人。”转头却和奶奶说:“肉多买十斤。”

老爸已经五十多岁,打字很慢,但性子却急,我便一会儿没回他,手机就嘟嘟嘟地响了起来,我接起老爸打来的视频电话,画面里,他用上了“小太阳”取暖器,一片暖黄的光照在他的脸上,填平浅浅的沟壑,显得他年轻了许多。

我一乐,问他在哪儿,他说:“在站上呀。”我这才注意到他还穿着红工衣,领口敞开一截,露出黑色的毛衣,在脖颈处堆起层层皱褶,显得老爸更是胖墩墩的。

我好奇地问:“最近在哪个站上?”老爸说:“泸州那个。”

老爸一直都在一线配气站工作,虽然时不时要听从调令更换驻地,却实打实地花了小半辈子与管道为伴。我记得小学毕业后,曾在他驻守的地方度过一个暑假。那时的配气站可以有家属陪同,住宿区里热热闹闹的。暂时告别学业烦恼的我每早睡到日上三竿,睁开眼睛例行一问:“爸爸哪儿去了?”

便一定听到妈妈回复说:“早出门看天然气压力去啦。”

一次,我破天荒早起,天刚蒙蒙亮,眼瞅着老爸不在家,撒丫子出门就要去找他。被妈妈一把捞了回来训道:“你爸工作呢,别去捣乱。”复又指着窗外说:“看那儿,看见你爸爸手电筒的光了吗?”

我望向窗外,果真看到了那远远的、秩序井然的小站上有一抹亮色,于晨间昏暗的色调中甚是显眼,一会儿竖着穿透了浓雾,一会儿收拢变成了光斑。我能想象老爸捧着这团光亮行走在钢铁交错间——这个画面在我的回忆中留存至今。

在那之后,我再没去过老爸工作的地方,但我知道,在我看不见的那些僻静的角落,他一直在这样默默坚守着。

第二天,老爸在电话里又和我聊起腊味的事。我问他:“今年你打算自己一个人做腊味?”

老爸摇头:“现在都是一个人驻站,我忙不过来呀……你旁边摆了一盘啥呀?堆那么高……买的包子吗?”我骄傲地展示了一番自己的手艺,末了兴奋地宣称要带一点回家给他尝尝。

老爸沉默了一会儿,才感叹道:“你长大了,会自己安排生活了。我那会儿工作的时候比你小,才16岁,啥都不懂……”于是,他又絮叨地讲起他的青年时期,我也例行左耳进、右耳出地听,忽觉神奇——我现在不就像爸爸年轻时的样子吗?离开家里,工作在外,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随着年龄增加、阅历积累,整个人也随之而成长。

父亲的腊味年年都在家里等我,今年我们“礼尚往来”,我会带着满满一大袋包子回家看他。冬去春来,触目所及,新的风景正绵延展开。

--> 2024-01-18 黄可欣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188.html 1 迎接新春新景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