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西南油气田公司实施采气工艺技术增产气量创新高

实现生产气井持续稳产

本报讯 西南油气田公司聚焦采气工艺领域提质增效关键环节,通过科技攻关、现场试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实现公司生产气井持续稳产,去年开展工艺措施1600多口井,增产天然气量创新高。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持续开展采气工艺技术深化研究。公司建立涵盖井筒流态判断、能量因子的积液预测模型,形成不同携液预测方法适用界限图版,实现气井积液预测符合率超过90%。建立考虑焊缝及曲率影响的连续管柱塞长度—外径—通过性图版,形成不同气液流流量下柱塞举升效率指标,明确柱塞工艺实施时机,首次在秋林205-H1井等井成功开展现场试验,柱塞运行突破70度井斜新纪录,降低了单井修井及更换油管费用。

公司强化核心工具研发,持续开展采气工艺新工具现场试验。创新研发105兆帕井下节流器,结合考虑酸性气体和偏差系数校正的井下节流设计方法,磨溪031-H3井创国内井下节流62兆帕最高压差纪录,设计误差5%以内。定型连续油管完井采气一体化工具,实现气井生产初期井下节流,中后期通过井口投可溶球憋压打掉节流球座,工具的上部接头作为柱塞限位点,满足柱塞举升工艺需求,在秋林224-8-H1井等4口井现场应用。该技术较常规作业周期缩短50%以上,避免了节流器投捞、速度管柱起下、柱塞卡定器投放等工序,实现单井费用降低。

强化工艺效果分析,持续开展中深层页岩气接替工艺和深层页岩气主体工艺技术评价。公司在长宁H10平台、H11平台等平台开展井口增压、循环气举等接替工艺评价,在油压最低降至0.5兆帕以下的情况实现增产。形成泸州深层页岩气柱塞工艺推荐模板,利用OLGA软件模拟与现场生产对比,明确了油管下深最佳平衡点及带压下油管最佳时机,指导实施优选管柱40井次,增产气量超6亿方。创新运用电驱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大幅降低工艺噪音,提升气举时效,阳101井区、泸203井区压窜井、水淹井排液复产取得良好效果。

公司强化数智化转型,持续完善采气工艺智能化管理平台。新增区块动态跟踪分析,完善积液与停喷预测、采气工艺智能优选、柱塞工艺智能优化等功能。工艺措施井预警与诊断准确率达85%以上。开展工艺制度远程调优1269井次,直接减少工艺运维成本约70%。“智能平台+专家会诊”的管理模式使工艺管理效率提升80%,员工工作效能提升60%,管理工作量降低60%,工艺运维成本降低70%。(熊杰 王强 魏林胜)

--> 2024-01-18 熊杰 王强 魏林胜 西南油气田公司实施采气工艺技术增产气量创新高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164.html 1 实现生产气井持续稳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