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青春·拼搏·圆梦

□ 特约记者 郭旭亮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长庆固井公司员工郭晓磊对此也深有体会。在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固井工竞赛中,郭晓磊是“双料”银牌获得者。他说,这也是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会继续拼搏,用行动诠释这句话的内涵。

让梦想照进现实

参加工作以来,郭晓磊几乎获得了个人荣誉大满贯:先进个人4次、优秀员工3次、技术能手3次、技术标兵1次……如此耀眼的成绩背后,是他长久以来对操作技能的精打细磨、持续学习和不断超越。

2007年,19岁的郭晓磊背起行囊,成为长庆固井公司的一名固井工。

见过水泥车、灰罐车,但平台上面的零部件叫什么?他不知道。出了问题怎么维修?他不知道。长长短短的高压管线有什么功能?他也不清楚。

“干吧!咱石油人顶天立地,怕什么?”喊出“干”字的郭晓磊开始近乎疯狂地学理论、泡井场、勤练习。

在油气固井行业摸爬滚打10多年,他逐渐成长为可以熟练操作各类固井设备的全能型操作工。在听说固井工还有技术比武后,他暗下决心:拿个状元回来!

2015年,长庆固井公司举办第六届员工技能大赛固井工技术比赛,他报名参赛并获得“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这不算什么,我还想拿状元呢。”郭晓磊心里盘算着。

之后,每当公司举办专业比赛,他都积极报名参加,却始终未有突破。同事们以为他会就此退缩,可他只管努力,不管其他。

为了在技术比武中突破自我,郭晓磊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每次操作、检修,他忙完自己的就去帮别人干,理论知识学习也从原先的业余抽空变成起早贪黑。同事们感慨,别人学习是拼劲,郭晓磊学起来是拼命。

凭着这股狠劲,郭晓磊在甘肃省2022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川庆钻探公司第五届固井工职业技能比赛中成功夺魁,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在集训中成长

去年7月,听说要举办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固井工竞赛,郭晓磊果断报名参加集训。

比赛高手如云,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为了实现新突破,郭晓磊将手机游戏全部卸载,每天学习理论知识,自我加压练习操作技能。他还围绕固井施工计算项目向教练团队、技术服务队的业务骨干请教,直至学懂弄通。

参加集训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作为选手代表公司参赛。集训采取“21进18”“18进14”“14进10”“10进8”的方式选拔产生参赛选手,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被淘汰。

备赛4个月,对郭晓磊来说每天都是决赛。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刻,他曾因发挥失常一度被列入待淘汰名单,但他积极调整心态,铆足了劲加强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一口气连续拿下6个满分,成功坚持到了最后。

搭建通往荣耀的阶梯

与个人赛相比,团队赛更注重队员间的协调与配合。4个月时间,作为团队项目组组长,郭晓磊时刻留意选手的身心状态,实时开展体能强化、团队拓展及心理辅导等专项训练,并根据团队状态合理调整集训方案。

为了最大化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郭晓磊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进行角色分工,有针对性地制定高强度训练计划,组织实施开局保卫战、保分防御战、争分阻击战、短板歼灭战、团队攻坚战“五步走”战略,为大幅提升团队技能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赛中,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19支参赛团队的76名固井行业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亮剑争锋,展示了一场场精彩的技术大比拼。经过5天激烈角逐,郭晓磊所带团队和他个人分别斩获银牌。

郭晓磊坦言,从紧张备战到凯旋,每一次努力都没有被辜负。赛事虽已结束,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早已根植所有参赛人员的心中。

--> 2024-01-16 郭旭亮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6157.html 1 青春·拼搏·圆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