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童
白色皮卡绕行在乡间小道,窗外两侧是龙泉山东侧起伏的丘陵。道路两旁的枇杷树树叶稀疏,低处的荒草在一夜的低温后挂上了白霜,幸有朝阳的光束洒落在郊野。皮卡车刹停,冬风扑面而至。红色的工装第一次派上了用场,为我抵挡住了寒风的侵袭。我的第一次管道巡护工作拉开序幕。
作为入职培训课程的实践内容,党支部书记徐刚和经验丰富的巡线人员杨钊带着我们开展这次管线巡护。一行四人大红的工装如同炽热澎湃的火团,向山出发。
小道蜿蜒曲折,每走一段便能看见燃气管道标示桩挺立在草丛中,那明亮的橙黄色刺破了冬季山间的单调,指引我们向前跟进。地下燃气管道将天然气悄然运送到社区的千家万户,化作冬季灶台上热气腾腾的蒸汽与水龙头里喷涌而出的热水。
走至一处崖壁上,徐书记带领我们眺望对面新建的工厂并详细地为我们介绍燃气公司对这座工厂的供气数据。望着远处工厂烟囱里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作白雾升腾而上,或许是天然气燃烧后化作水汽,带着余温飘然上升,为工业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
走出山中时,我的裤脚和工鞋上都已挂满了苍耳和各种杂草的种子。不难想象,巡线工人日复一日巡护燃气管道的艰辛,他们在雨后的泥泞中拨开满是积水的叶片、在仲夏的高温中严防草丛里咬人的蛇虫,只为了脚下燃气管道保障居民的平稳生活、工厂的正常生产以及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转,也回应了民众对生活水平提高的热切渴望。
再次乘上皮卡,车上的暖气为我驱赶走冬日的冷冽,热气重新将我拥入怀中。从此,我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石油工人,在巡护的路途中留下我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