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刘梅
2023年12月11日,川西北气矿剑阁天然气净化厂中心控制室,净化班长刘琦开始对装置进行安全巡查——不用背空呼,而是坐在鹰眼监控系统前点击鼠标,体力活变成智力活,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变化。
管理强化内功,数智驱动发展。气矿在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筑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瘦身”健体质,顺势而为应发展之需
入冬以来,冬季保供战全线启动。中坝中心站值班室采气工杨彬和同事们开始忙碌。“三站合一”后,需要管理的无人值守井从30口增加到37口,现场员工从8人减到2人。
作为川西北气矿最具代表性的中坝气田,将原有3个中心站合并为1个中心站,管理模式转型带来减员增效,“一个气田一个中心”初具雏形。
轻装上阵,释放活力,气矿推进组织体系优化提升,按照“职能优化、精干高效、简政放权、做实共享”的要求,“撤庙”“并灶”“瘦身”三箭齐发,“三定”工作圆满收官。
数智赋新能,创新发展加“数”前行
2023年7月,气矿数智和调控中心正式挂牌。通过直达现场的扁平化调度管理,在一级调控中实现对14个中心站、4个直管站、3个净化中控室点对点远程控制,节约调度管理人员12人。
从顶层设计到“借智借脑”,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着力“数智化”气田五大场景建设,在公司范围内首次实现生产实时数据“一键同步汇聚”,大幅提高数据传输层级组态效率及稳定性。
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云网端”设施系统和完整工业控制系统,生产场站数字化覆盖率达95%,生产现场基本实现“全面感知”“自动操控”。
气矿生产运行管理员袁松表示:“数字化气田建设,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员工少跑腿,管控更高效。”
管理练“内功”,提质增效添动能
清晨,气田水拉运槽车缓缓驶出双鱼001-X8井站。气矿优化双鱼石南区转水流程,每次缩短运距55公里,拉运成本大幅节约。
2023年10月,《川西北气矿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正式出炉。以此为标志,深化顶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和数智赋能为抓手,推动经营管理转型,构建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预计到2025年,气矿在实现上产50亿方的同时,实现管理不断提升、单位成本逐年下降、效益逐年递增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