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米!”12月15日早上8时,一阵欢呼在长宁公司兴文生产指挥中心响起,西南油气田公司长宁区块钻井日进尺首次突破1000米大关,打破此前创造的宁209H47-10井828米中国页岩气单日钻井进尺纪录。
而这一天,正是长宁公司成立十周年的第5天。十年间,一场页岩气上产的攻坚战在川南悄然打响。
在自主创新中成长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13年12月9日,国内首家企地合资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长宁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挂牌时,我的心情既喜悦又紧张。”长宁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代云回忆,确切地讲,主要还是紧张如何快速上产。
川南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主战场,但地质工程条件复杂,页岩储层条件较差,开发难度大。
“长宁公司不但要研究如何找气打井,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打出高产井。研究出一套能够准确预判产量的计算方法,是找出高产井的前提。”长宁公司地质工程部副部长代锋介绍。
靠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坚守,长宁公司高效建成了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立了适合长宁区块地质工程条件的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地质评价技术、开发优化技术、水平井优化钻井技术等八大关键技术。
长宁公司地质工程部临时负责人杨扬带领团队获得了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秀标准二等奖。他谈道:“我们着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的高测试产量、高采收率、高EUR的‘三高’气井方案已成为行业标杆。”
“长宁公司不仅在技术的无人之境探索创新,在管理领域也找到了高效经营模式。”长宁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党总支书记肖勇军谈道,按照“油公司”模式,对内与中国石油各钻探公司、科研单位、生产运维单位深度合作,对外在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领域引入市场化合作伙伴,形成适度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新态势,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高质量发展长宁模式。
造福一方百姓
企地共享发展成果
“朵…荡…之…悠…”9月,在央视新闻探班中秋晚会的直播现场,纯净的童声唱起清澈淳朴的苗族歌曲《朵荡之悠》。
歌曲的演唱者来自长宁公司支持下成立的四川国际童声合唱团宜宾分团。除了组建合唱团,长宁公司还通过开展“旭航助学”、珙县国际马拉松、“精神午餐进校园”等系列公益活动,将企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一项项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具体举措。
“2021年,宜宾市兴文县获评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长宁公司兴文生产指挥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胡国恒介绍,长宁公司成立10年以来,积极支持地方道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帮困促进地方人口就近就业,为地方服务,为人民造福。
作为宜宾市能源支柱企业,长宁公司积极帮扶地方民生项目,在教育、脱贫、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展现企业担当,为川南地区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接下来,长宁公司将充分发挥川南页岩气“压舱石”作用,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建新功。(戴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