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油气田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自4月主题教育启动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川庆钻探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围绕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长效机制五个方面,部署了具体举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2、西南油气田公司建成年产400亿方大气区
12月14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年产量突破400亿方,这是继2020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300亿方后,实现的又一里程碑式跨越,标志着我国西南首个年产400亿方大气区正式建成。
400亿方,预计约占全国2023年天然气产量的五分之一,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1%。
西南油气田公司2004年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方气区,历时46年;2017年产量跨越200亿方,历时13年;2020年建成300亿方大气区,仅用3年;如今,公司再度跨越百亿方大关。西南油气田公司的高速上产,为川渝千亿方天然气产能基地、万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强省建设,以及电力紧缺背景下气电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3、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
7月20日,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在四川剑阁开钻。这是我国首口以最古老沉积地层前震旦系为完钻层位的万米科探井。该井一旦获得突破,将开辟我国陆上万米超深层重大战略接替新领域,对探寻万米超深层规模油气资源、创新形成我国特超深层油气成藏地质理论等具有重大意义。
这口井设计井深10520米,要穿越25套地层,面对10个无规则频繁变化的压力系统,极端时要承受138兆帕的压力,还要面临最高224℃的地温考验。为此,中国石油专门设计新工具、新工艺。
目前,这口井使用的材料、装备的国产化率达90%以上。
4、西南油气田公司为成都大运会保供天然气
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作为成都大运会天然气保供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在主火炬、竞赛场馆、专项运行中心、酒店、城市文化交流点和餐饮等方面为大运会提供天然气保障。
成都大运会期间,西南油气田公司制定了三项极端情况下保供措施,储备3500万方的日应急资源量,其中气田日应急增产气600万方、储气库日应急增供气1300万方、国家管网调剂日增供气1600万方,确保大运会期间天然气充足供应。
5、我国首次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页岩地层钻获天然气
4月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部署在四川内江的页岩气井资201井测试获稳定日产气量73.88万方,这是全球首次在距今5.4亿年的寒武系古老页岩地层钻获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高产工业气流,是国内首次在寒武系4500米以深的页岩储层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气规模增储上产新的阵地。该井由川庆钻探公司施工,克服了井深超深、地层温度高、地应力复杂等施工困难,优质高效完成该井。
6、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特高含硫气田铁山坡气田全面达产
5月28日,铁山坡气田首气成功。6月6日全面达产,日产天然气400万方。铁山坡气田飞仙关组气藏是目前国内综合含硫量最高的高含硫整装气田,也是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大型特高含硫气田。
西南油气田公司仅用3年时间开发铁山坡特高含硫气田,在地质理论、技术创新、安全开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从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的突破向打造行业标杆典范的跨越。
7、川庆钻探公司国际业务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今年9月,川庆钻探公司从海外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决定将3部70D钻机从巴基斯坦调配至土库曼斯坦,本次跨国调配全程共计4000多公里,是该公司全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理安排设备布局以适应市场需求的缩影。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川庆国际业务重新定位,以“全面做强土库曼、做精中东、做大南美”为目标,进一步夯实市场主体地位、拓展新业务新市场,把一体化技术优势带到国外,经营保持持续超赢态势,国际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均创近8年新高。
8、蓬深6井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2月13日,西南油气田公司位于蓬莱气区的蓬深6井顺利完钻并成功固井,井深最深达到9026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堪称“地下珠峰”。
蓬深6井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高含硫等挑战。该井由川庆钻探公司承钻,于2021年7月5日开钻,原设计井深7990米,为进一步探索灯影组深部地层含油气性,最终加深钻进至井深9026米完钻。
9、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制定的页岩气领域首项国际标准发布
8月24日,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获悉,由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7055:2023《天然气上游领域滑溜水降阻性能测试方法》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在页岩气国际标准领域取得的首次突破,为我国页岩气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1年,ISO/TC193/SC3年会正式批准成立国际工作组推进该项目。项目于2022年获批立项,2023年8月成功发布。
10、我国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11月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日注气能力达到130万方。至此,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投运,标志着我国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是四川省首座储气库群,也是全国首座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这座储气库群由二叠系茅口组枯竭型气藏改建,全面建成后最大日采气量超过5000万方,将有效保障川渝地区及全国季节调峰、应急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