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践行国企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川中油气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侧记

“老李,收拾好了没?今天多整点红苕去市场卖哟。”12月4日一早,川中油气矿驻村干部赵剑波在大英县蓬莱镇南泉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是赵剑波到南泉村的第917天,他是川中油气矿遂宁采油气作业区玉溪党支部书记,2021年5月到南泉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南泉村的老乡都是我的熟人,天天打照面,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的还多。”说到驻村生活,赵剑波感慨又自豪,南泉村脱贫工作的成效在大英县名列前茅。

近年来,川中油气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部署安排,始终秉承“开发一个气田,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探索多途径、多元化帮扶措施,着力将当地资源禀赋和企业优质资源有效结合,积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增光添彩。

一对一

驻村帮扶更精准

川中油气矿聚焦责任落实,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按照遂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方案》,结合定点帮扶对象大英县蓬莱镇南泉村产业发展实际,选派赵剑波作为驻村干部,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

“两年前第一次来到南泉村,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赵剑波回忆初来时的画面说道。其间,他配合村委会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有效防止500余户村民因病或其他因素出现返贫致贫现象。同时,将前期捐赠的挖掘机、多功能旋耕机等农耕机械设备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撂荒地复垦工作,大大增加了粮食播种面积。现在,村集体经济创造产值增加了9万元,土豆、玉米、鸡等粮食作物和家禽销售4万元。

通过对口支援的方式,川中油气矿把“帮扶一村,带动一片”落到了实处,为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点对点

对外捐赠效果好

“现在,我和几个亲戚都在桑叶面加工厂工作,生活也越来越富足了。”黄甸镇村民王春霞谈到现在的工作开心得合不拢嘴。

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增收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川中油气矿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方面,坚持产业为先。紧紧围绕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将深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针对性确立对外捐赠项目,积极落实捐赠资金。

另一方面,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在大英县蓬莱镇南泉村援建粮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盐亭县九龙镇、黄甸镇分别援建桑叶面加工厂项目、蚕桑产业园建设项目,在射洪市天仙镇筹建现代高密度养殖示范园项目等,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助力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面对面

消费帮扶有成效

近年来,川中油气矿坚持渠道赋能,构建线上、线下采购平台,引导员工优先购买消费帮扶产品,推动农产品进机关、进食堂、进工会福利。

甘孜州九龙县的花椒油、牛肉干,重庆开州脐橙……想到这些年不仅吃到了农特产,还帮扶了当地村民,员工王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川中油气矿结合员工需求,每年编制消费帮扶工作方案,优选意向产品,并将采购任务落实至各单位、部门,细化分解,并及时开展产品质量回访,不断提升员工满意度。同时,结合节日慰问品采买、基层食堂月度采购、网络平台采购等方式,积极参加国资委“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做好农产品消费帮扶工作。

接下来,川中油气矿将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石油力量。(徐畅 金谭艾妮)

--> 2023-12-16 徐畅 金谭艾妮 ——川中油气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侧记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5819.html 1 践行国企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