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超 通讯员 冯特侠
十年坚持和钻研会换来什么?
“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金牌、27种组合管道焊接工艺,这就是输气管理处成都管道抢险维修大队焊工、三级技能专家段金伟给出的答案。
2010年,20岁的段金伟退伍后来到成都管道抢险维修大队,开始他的电焊人生。13年以来,段金伟先后参与中卫线、中贵线下载联络线,铜梁增压站、江津压气站上载国家管网项目等重点工程,大大小小上百项工程施工作业的焊口合格率达到99%。
万事开头难。初到抢险维修大队,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和一大堆陌生器械,段金伟上手特别慢,怎么也找不到窍门,这让他很苦恼。
但事情不久后迎来转机,成都抢险维修大队的师傅们要备战省部级焊接比赛,段金伟一有空就给师傅们打下手,接触久了,师傅们都慢慢喜欢上这个做事认真的年轻人,常常分享一些焊接技巧。有了师傅们的指点,段金伟的焊接工作干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初入行业就有幸近距离接触队里的技术能手,还能得到他们的指导,这很幸运。
段金伟明白,焊工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工种。要想完成抢险任务,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于是,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他一项一项地练;站、仰、蹲、趴,他一招一式地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穿着厚重的工服,一个姿势常常要保持很长时间不动,汗像浇水一样往下流,但他靠着从军时锻炼出的坚强意志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段金伟在同批青工中第一个拿到特种焊接证,并在2014年输气处青年焊工技能大赛摘得金牌。2015年,他参加四川省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取得氩障碍焊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这次全省范围的比赛打开了段金伟的眼界,也给予了他信心和勇气,他立志要在焊接技术上有所作为。
焊工对腕功、蹲功、眼功的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在完成既定任务后,段金伟抓住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和时间钻研理论知识,并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一些比赛涉及的焊接技术与天然气管道焊接关联性不大,时间上又与上班有所冲突,段金伟也在犹豫要不要参加。
“虽然你是以个人的名义去参赛,但实际上你代表的是成都抢险维修大队,代表的是输气管理处。而且,用户管道不仅只有碳钢材质,还有其他材质的设备,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不同的焊接技术。”成都抢险维修大队长、党支部副书记谢毅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段金伟参赛的想法,勇往直前的他先后获得2019年四川省第三届工匠杯焊接项目优胜奖,2021年中国水利水电七局职业技能大赛金牌,2022年四川省第五届工匠杯三等奖。
在多年的焊工生涯中,段金伟几乎接触了所有的焊接材质。他把每一次用不同材质焊接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重要参数都一一记录下来,撰写的论文《热输入对X90管线钢焊接接头粗晶区组织性能的影响》《B型套筒角焊缝力学性能模拟实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他参与科研项目7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项,解决一线生产难题37项,还获得了集团公司第二届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
2022年,段金伟参加“嘉克杯”比赛。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焊接竞赛之一,被誉为“焊接世界杯”。比赛从20多个项目中随机抽出5个,知识面广、难度大,全面考验了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段金伟与来自俄罗斯、德国、韩国、印度等17个国家57个参赛队伍的700名选手同台竞技,一举夺魁。
站在领奖台上的段金伟流下了热泪,这一刻,他把梦想照进现实,心中骄傲而自豪,为自己的坚持,为得到的帮助,也为有企业的支持。
比赛过后,一切回归平常,段金伟把多年的焊接心得分享给同事,如同当年他的师傅们那样。现在,段金伟还会在周末时到南充技师学院,指导帮助来自甘孜州、凉山州、阿坝州等贫困山区的学员学习焊接技术,让更多人从一门手艺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