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蜀南气矿

天然气管道内检测技术实现突破

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斌 通讯员 袁豹 王俊力)近期,庙赤线C段低压、低流速天然气管道首次成功应用漏磁检测,以及电磁涡流技术在老付线顺利完成,标志着蜀南气矿在低压、低流速、小口径天然气管道智能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低压、低流速、小口径天然气管道发球装置多采用清管阀,收球装置为非标准尺寸,限制了检测技术的应用,并且受气量、压力等因素影响,增加了检测过程卡堵风险。今年以来,蜀南气矿精心组织,抓实方案编制,开展高频次清管工作,并严格落实线路定标点设置、通球监听,确保突发情况下的精确定位,为后期处置做好准备。

据了解,该气矿具备清管条件的管道有144条,占总管道条数的18.4%,其中管径小于DN200的管道39条,占比27.1%,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7条管道内检测。低压、低流速、小口径内检测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下一步同类型管道开展内检测积累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内检测技术能有效识别管道金属腐蚀、凹陷等缺陷,为目前管道检测最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总结庙赤线C段、老付线内检测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内检测技术在含硫气、城区等管道的应用范围,不断夯实安全、可靠的管网基础,全力支撑气矿快速上产。”12月7日,蜀南气矿开发管理部副主任韩维雷介绍道。

--> 2023-12-09 黄斌 袁豹 王俊力 蜀南气矿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5746.html 1 天然气管道内检测技术实现突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