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0公斤物料,横跨8省17所高校,用时两个月,近日,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威科技期刊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大学碳中和学院圆满落幕。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指示精神,更好地服务我国能源领域人才培养,自去年开展“大气区巡礼”活动后,今年9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工业杂志社启动主题为“助力人才成长,讲好能源故事”的“天然气工业伴您行走进高校”系列宣传活动,与科研高地增加互动交流,为下步合作共赢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高校行是天然气工业杂志社创刊43年来的首次尝试,在国内油气科技期刊界也是首次。杂志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在“期刊先锋”党建品牌先锋榜样理念的驱动下,才成就了这份权威期刊行业前三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创新,焕发新生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愈发凸显,《天然气工业》也迎来了新挑战:“双碳”目标下,传统油气期刊面临转型考验;数字经济时代,期刊传播与服务能力建设亟待提升;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背景下,对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深入报道及策划势在必行。
杂志社瞄准世界一流,不断创新办刊思路举措。“我们按照品牌化思路布局,以‘期刊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提出打造天然气及新能源领域科技期刊‘金字品牌’,抢滩学术高地,加强出版能力建设和学术交流,在国内油气期刊界开创了多个第一。”杂志社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紧跟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近年来,杂志社持续优化期刊运营,与“科爱”联合创办英文刊,在业内率先构建中文刊双轮驱动模式,提出组合办刊模式;在业内首次开设新能源栏目,聘任科学编辑,在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发布年度影响力论文,推出“天然气工业伴您行”“大气区巡礼”等系列活动。得益于一系列创新举措,杂志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12次蝉联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连续6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连续3次荣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且为集团公司唯一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科技期刊。作为集团公司入选的两本科技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1981年创刊号于今年8月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英文刊跻身ESCI阵列,发展潜力得到国际出版界认可。
“提起国内天然气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天然气工业》,这本刊物在办刊模式、人才培养很多方面走在行业前列。”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谈道。
唯有在大变局中把握创新前沿趋势,主动搏击,才能始终保持一本期刊的活力和生命力。
服务,聚才引智
“国家需要什么、行业关注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明确了这3方面内容,也就明晰了办刊方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金川在访谈中表示。
以需求为导向,杂志社积极服务高水平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突出报道读者、作者、学者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话题。近年来,紧跟国内外能源发展趋势和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经营形势,杂志社超前布局“天然气+新能源”领域,突出专辑(题)打造,及时推出《中国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新能源:中国氢能、地热》等专辑专题,集中呈现油气行业上中下游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公众号单个专辑阅读量超2万次。
“《天然气工业》40多年来为推动我国天然气技术发展和产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在采访中表示。
功夫在刊外。除了编好文章,杂志社的编辑们频繁走访科研实践高地,参加高端学术会议,与院士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行业前沿发展形势和科研生产一手资讯,推动更高水平办刊。近年来,杂志社不断丰富线上线下培训内容,进高校、到基层,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期刊出版讲座覆盖上万人次,辐射学术界、工业界、期刊界。
“少有科技期刊的主编为研究生开设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讲座、面对面答疑解惑,我的很多学生专程赶来听这场讲座,这很难得。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在深部煤系气方面与杂志社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邵龙义教授对杂志社高校行活动表示赞赏。
作为行业内率先开设微信公众号的科技期刊,杂志社紧跟数字经济时代用户需求,做好新媒体账号的日常运维。公众号现已汇聚论文阅读、资讯传播、学者推广、成果展示等功能,粉丝数量已超2.5万。杂志社同时与立方石油、油气勘探与开发等媒体合作,优质内容得以在多平台推广发布。通过与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石油学会等高端学术团体合作,携手打造中国天然气金字品牌战略联盟,形成了纸质期刊、数字媒体、学术推广三位一体的传播服务体系。
“《天然气工业》在服务作者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公众号每个工作日推送文章,编委、青年编委的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展示和推广,得以让工业界更了解学术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天然气工业》青年编委吴克柳表示。
“以气为魂,续写中国天然气工业及新能源‘气之华章’。”编委会顾问冉隆辉这样寄语《天然气工业》。
唯有不断提升和完善期刊质量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江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