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走进内蒙古毛乌素沙地,以一场直播的方式,沉浸式体验了石油人的沙漠巡线。
烈日炙烤下,沙漠地表温度已超过50摄氏度。我们一边走,一边检测地下管线的运行状态。两个多小时后,经常运动的我开始体力不支,踩着凹凸不平的沙地,喘着粗气,迈出的每一步都很艰难。而我身边的巡线人,虽然拿着10多公斤重的设备,却步伐轻快。
看到大家额头上冒着汗,我心疼地说:“要不咱休息会,喝点水?”一位巡线女工告诉我:“不是不想喝,是不能喝。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如果喝太多水,你想方便的时候,那可真的是不方便。”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直播间刷屏的话:原来巡线就是这样,石油人真不容易!分别时,我为他们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在我眼中,这是他们为祖国加油争气时最美的样子!我们就要离开了,而他们还将继续在这里坚守。
看到了石油人在高温下坚守的样子,但是零下20多摄氏度他们还在解堵时的艰辛,你可曾知道?
去年12月,我来到陕北靖边的作业现场采访。当时的气温已经是零下26摄氏度,井口管线冻堵,生产不能正常运行。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不断加注甲醇,用热水浇灌管线除冰,溅起的水花在裤腿上瞬间结成了“冰铠甲”。我在不打扰他们的情况下,一次次举起镜头,记录下他们工作时的真实画面。那次解堵经历了2个多小时,其间,他们一刻没有停歇。当解堵结束,准备返回时,我发现自己由于长时间举着采访设备,手脚已经冻僵,不听使唤。
那次采访已经过去快一年了,但我还记得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太阳暖身,天然气暖心,累点没啥,只要大家能用到天然气,冬天家里暖暖和和的,就值了。”
石油人的工作不容易,但石油人又很乐观!他们有爱,有温度,走到哪都像一家人。
今年“七一”前夕,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的两个基层党支部相约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在位于南海东部的海洋石油119平台开展。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是一名党员,一名参与者,更是一名记者。在寂寞的海上油田,我看到了海油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能源报国的决心。那一刻,我想到了长庆油田,虽然一个在大海上,一个在大山里,工艺流程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海上石油人,还是陆上石油人,都有决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奋战到底。
我的镜头还记录下了一对年轻的石油伴侣,跨越高山和大海“千里探亲”的感人故事。
11年里,他们一个驻扎在祖国西北,一个坚守在祖国南海,山海相隔,聚少离多,“拉话话容易,见面面难”,大部分时间只能通过网络看看彼此。当妻子终于有机会走进丈夫的工作现场,当妻子戴上迟到了10年的头纱说出“为祖国加油争气”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落泪了。
视频没有策划、没有编排,却成功出圈,火爆全网,收获了百万点击量,几百条留言里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这个视频为什么能火爆?因为它是我们石油人最真实的记录,因为它触动了我们每个人对团圆的向往,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石油人最真挚的情感。石油人朴实的爱,跨越了千山万水。舍小家献石油,能源报国就是我们的海誓山盟。
故事里的他们,或许我们都叫不出姓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石油人。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他们,可爱,可敬!
你问我什么是好记者?在我工作的13年里,采访过很多人,参与过很多重大宣传报道,从写稿、拍照,到短视频的策划、剪辑以及出镜主持,见证并感受着不一样的石油人。现在,这个答案在我心中越来越明晰。好记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传播爱与光、温暖与正能量的使者。
记着你,记着他,记着每一个石油人的故事,是我作为记者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