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翻阅两年前编撰的《川油史记》之《建功阿姆河》,心中总是澎湃起伏。早在2007年,四川石油管理局跟随中国石油的先行步伐,一路向西,走出四川盆地,在古丝绸之路上创造历史。
从前驼铃古道,汉唐风韵,如今巍巍钻塔,万里国脉,卡拉库姆沙漠腹地的万里黄沙有了中国红,迤逦绵延的天然气管道铺就新的丝绸之路。这是属于中国石油和四川油气田的壮丽史记。
于四川油气田,这仅仅是其光辉历史中的一章。作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先驱者、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发源地,四川油气田一路走来受到的瞩目和关怀太多,可圈可点可写的太多。四川油气田始终扛起奉献能源的责任,于百折千回中凯歌向前,于漫漫征途中追逐梦想,演绎出多少荡气回肠、流芳岁月的历史故事?
一部四川油气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一部会战史,会战是其核心。石油师入川是为会战,策马南下,枪杆子变钻杆子;川中会战、红村会战直接以会战之名,聚集威武之师、汇聚民众之力,开气找油,发现大气田,建成长输线;32111钻井队将生命融于会战,革命英雄主义响彻云汉;出师科威特,则是另一场参与国际PK的灭火会战,搏击布尔甘熊熊火海,取得立足中东、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四川油气田开油气会战之先河,集中兵力,成功赢得海内外会战胜利、常规气和页岩气会战的胜利。在党的领导下,川油人面对宏大的目标组织会战,在会战中诞生伟大的历史,这是以上几个历史事件最本质的联系。
看透灵魂和本质,历史的脉络异常清晰,四川油气田60余载的石油大事件从浩荡的历史长卷中凸显出来。书写四川油气田历史大事件的构想,终于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历史关键点给点燃。然而,新时代的石油故事如何来讲?
有别于传统史志的记录方式,要以史记人、以人叙史,融历史性、思想性、可读性为一体,体现广度、深度、温度,将既具有历史的真实又充满人性的光辉作为其中重要的考量。对川油史充满温情与敬意,是我们作为石油人应有的态度。
这是一个宏大的文化工程。记录历史,是史家的责任。牵头编书的任务,光荣地落到了公司档案中心身上。作为编撰小组成员,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恐力所不逮,有负历史。“苦战恶战,拿下七本书。”我们如法炮制红村会战的号子,以六个人、七个月的会战,完成了七本丛书的编撰。
这七本书分别是《石油师入川》《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川中石油会战》《四川石油会战》《32111血战火海》《科威特灭火》和《建功阿姆河》。它们是属于中国的历史、属于中国石油的历史,更是属于四川油气田的历史,因之命名为《川油史记》。
《川油史记》第一次将四川石油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册,是讲述石油故事的生动实践。然而如我们在序言中所说的:“我们希望通过《川油史记》丛书,找到历史的厚重、地理的壮美、地质的深邃、人文的灿烂。也通过该丛书,呈现四川盆地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品质和石油近百年沉淀的精神品质,对川油史充满温情与敬意。”至于是否做到,还须读者和历史来评判。
天然气在呼啸,川油史记也在继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