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喊山

□李政强 文/图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群山中,经常可以看到石油物探人的身影。只要在山中与他们相遇,会发现他们总是一副头戴宝石花标志的安全帽、身着红色工装、身背勘探仪器的打扮,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最近,正值单位进行库车坳陷格架线二维项目民爆工序施工的关键期,为了能捕捉到鲜活的一线施工画面,我作为宣传员上了一线。

项目施工地点位于新疆轮台县北部的南天山山脉腹地。这一带的山是荒凉的,植被稀疏、陡崖峭壁遍布,曾被地质学家们称为“石油物探的禁区”。

一大早,我就与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物探项目部民爆工程队党支部书记张兵一同乘车,前往施工现场。

刚进山,我们乘坐的越野车就沿着干涸的河床颠簸前行;到达山脚后,随即沿着简易的盘山公路扶摇直上。大约1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一处山顶施工现场。

山顶绝美的景色征服了我。七彩绚烂的丹霞地貌映入眼帘,湛蓝的天空中棉花糖般柔软的云朵缓慢移动着,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一样。

迎着徐徐山风,我张开双臂,闭目静静享受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兄弟们注意安全,加油干!”

“好的,书记……”

被呼喊声拉回思绪的我睁眼扫视四周,原来,隔着一条宽约300米的深渊,身旁的张兵正用“喊山”的方式,与对面施工点的爆破组辅助工刘开华打着招呼,得到回应后,两人不停挥动着手臂。

这种喊山的交流方式让我充满了好奇:“书记,车上明明有车载电台,拿电台沟通又快捷又省力,为啥非要扯着嗓子喊着对话呢?”

张兵听到我的提问后先是一怔,然后笑了起来,对我聊起自己对喊山的见解来。

“喊山”是物探人传递情感的方式。最初的喊山,是伐木者告知同伴所伐树是迎山倒还是顺山倒的交流方式,后来被各地山民长期使用。“我们常年在山里施工作业,自然也算是地地道道的‘山民’,这种豪迈的交流方式也适合咱们!”张兵微笑着说,虽然现在有了电台等一些方便的通信工具,但员工们还是没有摒弃喊山的传统,因为喊山已成为大家的情感纽带,将大家凝聚在一起。

“喊山”也是石油物探人锐意进取的动力。在物探人眼里,看山并非只有山,而是把山视为朋友,你的喜怒哀乐、牵挂思念都可以对它诉说,它是你最忠实的倾听者。你得意时可以喊山,受挫时可以喊山,思乡时同样可以喊山……通过喊山,放松心情,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喊山”更能喊出物探人攻坚克难的豪气。“喊山首先要声音洪亮,轻声细语没啥效果。”张兵说,常年累月的“喊山”造就了物探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面对眼前的汹涌河流、陡峭崖壁、万丈深渊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喊一声:“雄起!”然后抖擞精神,勇往直前!

物探人与大山朝夕相伴,彼此成就,巍峨的天山、昆仑山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本领找油找气的舞台;同时,物探人也通过喊山的方式,传递给寂静的群山蓬勃的朝气。

--> 2023-11-11 李政强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5401.html 1 喊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