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野 何龙 摄影报道
11月1日,在物探公司山地物探项目部钻井工程队托木三维Ⅰ期项目的北喀山巅,轰鸣的钻机声回荡群峰之中,笑容又回到了“铁脑壳”的脸上。
“铁脑壳”名叫石辉明,是一名钻机操作手,凭着过硬的钻井技术、善于钻研的头脑和豪爽耿直的性格,以及“我们钻井就是石头碰石头,我不信还有比我更硬的石头”这句口头禅,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铁脑壳”。
一周前,石辉明和班组人员肩挑背扛着拆卸好的300余斤钻井设备,行进在沟壑纵横、逼仄狭小的山路上,边走边干,来到了4356—5996.5线段。
他们麻溜地架起设备,兴奋劲还没过多久,当下到第三根钻杆时,就发现井口几乎不出岩屑,井口风压明显减弱,石辉明判断遇到岩层裂缝了。
按常规操作,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添加钻井液,但这次的操作却不见效,井深始终达不到设计标准,大家折腾了3个多小时只能草草收场。
晚上,在简易的帐篷里,石辉明与班组成员开始分析问题想办法。钻机是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把井下岩屑吹出井口,但裂缝岩层的井下密封性差导致压强不够,岩屑不能完全被带出井口。必须得增大岩屑湿度,带动颗粒状岩屑对井底缝隙进行填补。
加大用水量是解决办法。由于条件有限,只能暂时减少人员和生活用水,把水供应给施工现场。石辉明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决定搏一搏。当天施工效率就从1口井提升到4口井以上。
尽管代价是这几天做饭没有了热汤,洗脸洗脚成了奢望,但看到钻机正常工作,大家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