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泽达
在我的血脉里,铁人精神是一曲永恒的交响乐章。而它的前奏,始于我那传奇的爷爷——从黄云白草的玉门,到折胶堕指的大庆,爷爷与王进喜、周占鳌等石油先驱们一起战天斗地的故事,从小至今时刻伴随着我成长。
铁人精神对我而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爱国主义信念,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定拼搏奋斗意志,是“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先进创新求实目标,更是“尘雾之微补山海,萤烛末光增日月”的伟大无私奉献精神。
作为终端燃气战线的一名青年员工,我深知践行铁人精神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立足岗位,从保障安全服务用户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9月的泸州,烈日当空。由于急需更换配气站数台存在较为严重腐蚀老化的安全阀和闸阀,我接到担任属地监督的指令后,和同事完成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大早就奔赴现场。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白花花的。安全帽里,头顶冒汗,谁也不敢抬眼,那灼热的光,像烫红的针尖刺着身上的每一寸肌肤。
属地监督的责任,是时刻紧盯每一项作业,片刻也不能离开施工现场。汗水顺着帽檐、裤管,滴在脚下的石子上,瞬间消失不见。大家挥汗如雨,一台又一台的设备成功安装到位,一切都井然有序进行。然而,试车时,压力表的指针突然失控一般,不停向上转动,气流在管线中的“吱吱”声愈发明显。顿时,每个人的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这条线路的调压器失去了作用。采取紧急措施后,我感到十分沮丧:“一整天的汗水都白流了,还是没有办法恢复生产。”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迎着灼热的太阳,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涌上心头,驱走了眼前的阴霾:“正如爷爷他们,那时什么条件都没有,他们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抹了一把汗水,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很快,大家齐心协力,攻克了技术难题,重新让配气站场的生产设备安全运行。
只要信念坚定,就无畏风雨,追风赶月,点亮前行的灯。
只有坚定信念,不断奋进,才能在“上产500亿”的时代舞台,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章。
铁人精神已然成为我生命中的灵魂旋律,一曲永不落幕的壮美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