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4日,页岩气研究院与造价中心开展绩效考核业务座谈,对“按绩取酬”薪酬分配制度实施情况及人才激励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近年来,页岩气研究院持续优化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牢固树立“考核重实绩、收入凭贡献”的理念,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同时吸引高知识阶层人才加盟,推动科技创新创效,为建设国内首个“万亿方储量、百亿级产量”页岩气大气区作出贡献。
页岩气研究院以非常规油气资源为研究对象,薪酬分配制度由部门(单位)“KPI”考核模型、一般管理人员考核模型、科研人员考核模型及精准激励制度等方面构成,打破了资格、职级分配惯例。其中,部门(单位)“KPI”考核内容涉及核心职能、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党建工作引领、管理价值创造等方面,配套考核细则,确保考核对标对表、有据可依。
针对一般管理人员,考核内容突出客观、体现业绩,根据工作数量、质量、难度进行评分,实现业绩公示、量化评分、强制排序、沟通辅导环环相扣。针对科研人员,考核突出全要素业绩量化,根据科研项目的级别、难度及人员承担的角色等方面,制定“科研项目+技术支撑+综合管理”评分细则,采取“月度考核+年度考核”模式进行量化,确保考核结果更为精准。
在精准激励方面,页岩气研究院设置科技攻关创效系数,突出团队协作攻关成效。制定《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涉及科研项目成果、授权专利、制修订标准、高级别论文等内容,突出科研专项激励。鼓励科研骨干自主创新,吸引高知识阶层人才加入,鼓励入选西南油气田公司“英才计划”的科研人员和优秀导师进一步发挥带头作用。
平台已建,处处“开花”。建院以来,页岩气研究院获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25项,在SCI、EI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集团公司重大勘探成果奖5项,并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所属川南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创新团队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团队称号,2人入选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名单,11人入选西南油气田公司“英才计划”。(宋晓红 戴伶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