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石油子弟大学刚报到就要返乡——

“我要先去救爸爸!”

□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李留洋

8月26日,重庆气矿檀木脱水站员工谢建18岁的儿子谢羽,“捐髓救父”的孝行得到了《人民日报》关注,令人动容。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3级大一新生,谢羽刚办完入学就忙着返乡救父的故事远不止此,背后有众人拾柴的合力和亲人的奋力托举。

“一定要瞒住儿子”

3月17日,今年43岁、轮休在家的谢建突然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出汗等症状,把妻子胡俊吓坏了,马上将他送至重庆北碚第九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把谢建支开,悄悄告诉妻子说可能是白血病。

稳定心神后,胡俊当即把谢建转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住院检查。3月20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俩顿时慌了神,但第一反应却是怎么瞒住正在备战高考的儿子。

“当时想着没几个月就要高考了,能让儿子正常参加高考最好,自己该咋治咋治。”谢建说,“最初确诊时心里有点担忧,后来想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治愈率也很高,既然得了这个病,配合治疗就行了,想多了也没用。”

谢建父亲去年因病去世,母亲无业今年73岁,妻子就近务工补贴家用,兼顾照顾家中老小,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很温馨。

由于谢建常年在一线井站工作,家里大小事宜全靠妻子打理。对此,妻子感慨道:“当石油工人的家属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啥子事情都要做得来。”

生病前一直在备考采气技师的谢建,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党支部准备将他列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谢建也打算让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政治思想都再上一个台阶……谢建说:“这些事现在都被迫暂停了,家里的其他事一定不能乱,因为我这个病治疗时间比较长,需要几年甚至更久。”

“隐隐感觉爸爸病了”

“儿子,爸爸有点贫血,需要在医院住一阵。”给儿子打电话时,妻子简单说了下谢建的情况,就聊起家里的其他事,给谢羽一种爸爸得了个小感冒的错觉。

3月21日,谢建住院做首次化疗,直到4月14日才出院。谢羽觉得爸爸在医院时间久了点,反复打电话询问:“妈妈,爸爸到底是咋个回事?一定要给我说哦!”“你爸没得啥子,在医院治疗一会就好了。”妻子被儿子追问时,好几次都差点没忍住。

夫妻俩计划等儿子高考完再给他讲,妻子觉得那时再让儿子去做骨髓配型,也不耽误高考,如果顺利的话,能赶在9月开学前就把骨髓移植手术做完,还能在家帮儿子补一下身体再去上学,挺好的。

4月19日,谢建再次入院做第二次化疗,5月16日出院,两天后突然高烧至40多度,再次入院救治,直到6月2日才出院。这次病情反复让谢建的身体更加虚弱,将原本打算做完3次化疗后就做移植的计划增加到4次,这也意味着开学前肯定无法完成移植。

在家休养了4天,6月6日,谢建再次入院做全面检查,为第3次化疗做准备。隔天,儿子谢羽走进高考考场,奋笔疾书迎接人生挑战。

这一刻,父子俩身处不同“考场”,都在为自己、为亲人搏一个可期的未来。

其实,在谢建第一次化疗期间,谢羽就隐隐感觉到爸爸的病应该不轻。他说:“既然爸爸瞒着我,就是害怕我过分担心,影响到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备考,勇敢面对一切,才能让爸爸安心治疗。”

最珍贵的“成人礼”

“儿子只在第一次化疗期间,问过几次他爸的病情,后来就再没提起过,只是打电话的时候比以往多了。”妻子说,“父子俩以往交流不太多,生病后,平常一周一次电话的儿子,几乎天天打电话回来说他学校的事。”

谈及儿子,谢建感慨道:“这么多年一直在野外工作,和儿子很少这样频繁聊天,现在这种感觉挺好,自己病了,家里的节奏没乱,大家该干嘛干嘛,都朝好的方向努力,很欣慰。”

6月10日,高考结束第二天。晚饭后,妻子把谢建的病情如实告诉儿子,说需要他去做骨髓配型检查。

“走嘛,马上去检查。”儿子的反应让夫妻俩瞬间明白了什么。胡俊说:“感觉儿子是真的长大了,这几个月我们以为瞒得挺好,其实儿子啥都晓得。”

次日,谢羽在采集站抽骨髓时,一天时间就采集了18管血样。回忆起这些,谢羽说:“我更心疼躺在病床上的爸爸,爸爸比我更辛苦,我只需要配型和捐献,爸爸需要不断地抽血、不断地检查。”

经过骨髓检查,谢羽和爸爸的骨髓成功配型。这个结果如一束光驱散了谢建一家的阴霾,也照亮了前行的路,让还有一个月就满18岁的谢羽提前收获了最特别的“成人礼”。

看着儿子受骨髓穿刺的痛,胡俊恨不能取而代之。她说:“虽然心痛但不能阻止,还要积极支持,在生命面前,儿子的痛苦和我的心痛都要放在一边,这件事旁人不能替代,只有他能行。”

买“错”车票 一路北上

7月11日,谢建结束第3次化疗出院时,儿子高考成绩也出来了。妻子说:“儿子顶着这么大的压力考了594分,很了不起,现在高考志愿也填好了,只等大学录取。”

7月29日,一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录取通知书送到谢羽手里,全家人都很开心,尤其是谢建。他说:“高三最后这一学期,因为生病没有精力放在儿子身上,他还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我们感觉非常欣慰,也非常自豪。”

入学前,谢羽去车站购票,回来给妈妈说不小心买成了硬座, 还好只花了114.5元。知道儿子是舍不得花钱,也晓得他吃得了这个苦,胡俊就顺口应了:“没事,能到就行。”

胡俊说谢羽小学毕业时,夫妻俩为了培养他吃苦耐劳的能力,以便更快地适应中学住读生活,决定各自背上行囊,从渝北两路出发,冒着烈日酷暑步行回老家江津石门。

“途中遇到过暴雨,更多是毒辣的太阳,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就能找到住的地方,有时晚上8点过还在路上走,全程100多公里走了5天时间,路上,谢羽没吵也没闹,硬是走到了爷爷奶奶家。”胡俊说,那次徒步累是累点,确实很锻炼人。

重庆到北京的高铁最快7小时就能直达,谢羽硬是坐了近26小时一路北上,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新生报到后,立刻找辅导员说明情况,做好随时返乡的准备。

8月25日第4次化疗后,谢建就开始为骨髓移植做各种准备,只要身体各项指标恢复,就能立即手术。谢羽则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对18岁的他而言,让身体时刻保持健康状态,是骨髓移植前的头等大事。

“踏实,温暖,有底气,不慌了”

接受采访时,夫妻俩说得最多的是感恩企业的关心帮助,感谢身边同事朋友的爱心援手。谢建说:“住院时,工会的关心慰问瞬间把我包裹了起来,让人觉得踏实,温暖,有底气,不慌了。”

“3月,同事们自发捐款近1万元。4月,工会来医院慰问。8月,领导来医院慰问。”企业的每一次关心帮助,谢建都让妻子记录下来,他说,“这些帮助我们都要记到,等以后有能力了要感恩回去的。”

谢建深知家里得到的帮助远不止这些。得知他患病后,企业立即安排专人跟踪了解病情,通过建立困难职工档案、金秋助学、大病帮扶、职工互助赔付、重疾保障理赔等帮扶措施,及时给予帮助,极大地缓解了患病员工的家庭负担和经济压力。

生病这半年,谢建说,最不习惯的是整天无所事事。工作20多年,突然一下子啥都不做了,感觉心里面空落落的。

“有时待久了就想上班,想站上的同事,等配型完恢复正常了,争取早点回站上做事。”谢建感慨道,“想起人这一辈子有企业做依靠,很温暖。”

采访最后,胡俊说:“在医院待久了,看多了,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至少还能移植,还给了机会努力,还有很多亲朋好友在帮助自己,还有企业这么坚强的后盾。熬不住了,晓得找谁求助。”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 2023-09-05 丁会 李留洋 石油子弟大学刚报到就要返乡——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4598.html 1 “我要先去救爸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