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郭旭亮 通讯员 雷林铮
截至8月21日,长庆固井公司已完成年固井服务保障7538井次,同比增幅达6.8%,且营业收入、利润创收、提质增效等各项业绩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
审时度势 举旗定向
“以前,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每次遇到重点井、复杂井施工,技术专家团队就得提前打点行囊,千里长途跋涉,进驻施工现场。”长庆固井公司技术专家、一级工程师魏周胜指着满是图表数据的液晶大屏自豪地说,现如今这些曾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的工作方法已经成为过去时。
支撑魏周胜说这话的底气,来源于他正在使用的EISC——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EISC的建设最早要追溯到2021年。
面对长庆区域内五大钻探同台竞争、40余支民营固井队伍争抢市场的严峻形势,以及服务保障的重点井、复杂井工作量持续增加的实际,如何在用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本增效,培育更多市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长庆固井公司意识到唯有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管理和技术更精益,提升治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方可破局。
彼时,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战略,以数字固井、智慧固井为目标,做好信息化顶层设计,加快固井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固井生产经营协同管理、数据共享,促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拥抱数字 精诚合作
思路明确了,但由谁来操刀又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借助“外智”“外脑”破解自身发展局限性的坚冰成为了不二选择。
川庆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信息化高精尖人才。如果能与川庆信息中心协同攻关,必将实现优势互补,有效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痛点,迸发出“1+1>2”的强大效能。
2021年,长庆固井公司提出固井数字化建设需求后,川庆信息技术应用企业技术专家钱浩东应邀5次带队奔赴西安开展调研,在与管理层深度交流后,最终达成共建共识。
“我们需摒弃以前只专注数字化现场的开发模式,打破信息孤岛,对固井作业全方位全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贯穿生产过程和管理流程的固井数字化管理平台。”钱浩东胸有成竹地表示,“这个庞大的信息平台可以共享川庆大数据,能把长庆固井公司打造成‘数字固井’川庆样板,让这家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全数字化二级单位。”
双向学习 并肩奋战
为高效推进“数字固井”建设,双方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联合开发团队。由此,一幅携手共进、优势互补的“信息+专业”合作新画卷在鄂尔多斯盆地铺展开来,“数字固井”建设按下了提速键。
其间,为了潜心打造出个性化固井工作系统,联合开发团队跟随固井车队上井学习固井生产流程、开展需求调研和工程设计,并根据现场反馈及时改进,确保系统建设符合现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联合冲刺阶段,双方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数字固井”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施工、转罐、转灰等9个固井工作流程和固井施工模拟、扶正器、强度校核等工程模拟算法变换成了一串串代码、一个个固井作业个性化功能模块。
共结硕果 初露峥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3年元旦节,具有超大屏幕、音视频会议等功能的固井公司EISC数字化指挥中心惊艳亮相,秦汉基地EISC和4座项目部EISC也同步建成。
走进固井作业远程指导智能支持中心(EISC),沉浸式液晶屏上全景展示的声、像、图、数据曲线,让人仿佛置身油田施工现场。
“专家们在这儿通过远程连线、数据跟踪、网络视频等,就可以实时、精准、有效地指导解决几百公里外固井现场90%以上的‘疑难杂症’。”魏周胜说。现如今,固井版EISC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重点井、复杂井固井施工中披挂上阵,有力保障了固井质量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