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重庆气矿重庆综合服务中心石桥铺退休服务班,坐落在石桥铺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内,班长名叫漆华庆,随着机构改革撤并和人员陆续退休,她成为了这里最后的守望者。
光杆司令
2005年至今,漆华庆在石桥铺管理站已经度过了18个年头,亲眼见证了管理站的风雨历程。2022年5月,最后一位同事也退休了。偌大一栋办公楼,从一百多名员工的管理站,到她成为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
虽然在班组员工信息资料上,她仍是班长。不过,“班长和班员都是我一个人,随便怎么写都行。”乐观开朗的她打趣自己,“光杆司令一个!”
既要收资料审资料、收东西发东西,又要打电话发通知,还要宣传政策安抚人心,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班组,一个人担起了石桥铺、江津、中梁山、铜罐驿四大老石油片区800多名退休人员、遗属遗孀和供养亲属的服务业务。6个门球室,2个活动室,在她的打理下,片区各项退休活动开展得井井有条,她还组织大家举行摄影比赛、棋牌和球类活动,院子里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我叫“不着急”
2017年,因为机构调整,漆华庆的岗位从物业服务转为离退休服务。从对事到对人,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漆华庆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急性子”和“火药桶”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在新岗位的第一次“上火”,是给一名上了年纪又耳背的老同志解释政策,说了很久很久,老同志依然认为是她在故意刁难自己。一个听不清,一个急脾气,漆华庆感觉自己血压瞬间上涌。很快她冷静下来,拿出纸和笔,把政策重新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来,两个人比划了半天,最终这名老同志满意而归。
这件事让漆华庆有了很大的转变,她时常提醒自己: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急不来,一定要把心态放平和。不同服务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只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就一定能把事办好。从此大大咧咧的“小漆”,成了耐心温和的“小漆”。
老同志腿脚不方便,她主动把办公室从条件较好的二楼换到一楼。遇到不会填资料、眼睛老花看不清的老同志,她帮忙填。银行信息不会查,也是她帮忙找。政策不清楚,她就一遍又一遍耐心解释。仅仅一项重疾医疗费用报销,她就需要根据保险要求,分期处理3次。2022年,她经办片区重疾人员手续170人次,住院人员500余人次,普通门诊800余人次,困难帮扶200余人次,涉及各项费用约700万元,打电话、发信息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
一个又一个枯燥的数据,让她成为大家心里最温暖、最能依靠的那个人。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也把她和800多名老同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真心换真情
7年来的离退休服务工作经历,让漆华庆受了不少委屈,但也收获了更多的情谊。其中,七十多岁的买阿姨是她心中母亲一样的存在。
买阿姨是服务班辖区一名威信颇高的老党员,漆华庆的忙碌和孤单她都看在眼里。她总说,这个年轻人不容易啊,离机关那么远,大事小事都是一个人在扛。善良心细的买阿姨有空时就会来帮忙维持秩序,遇到有脾气冲、声音大的老同志,买阿姨会主动帮忙解释和劝导。
这样的协助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最近买阿姨身体抱恙才中断。提到买阿姨,漆华庆眼里泛起泪花:“阿姨经常说,你就是我的女儿,我能来一天是一天,能帮一点算一点!”
除了买阿姨,还有很多退休人员也在相处中和她成为了朋友和亲人。服务班所在的小院子,既是工作场所,也是大家的“情感驿站”,没事都愿意到这里转转,有事心里也踏实,因为“有小漆在”!
偶尔的闲暇时刻,她走出办公室,走进院子里,跟大家一起拉拉家常,满院弥漫着沉静的光芒,从老人们身上,她仿佛看到时间,也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