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吴玲瑶 通讯员 冯思恒 王俞淞)7月29日,由钻采院随钻测量技术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最新7″高温高压随钻测斜工具,在克深31井 244.5 mm井眼钻进至7941.5米起钻,成功完成施工作业目标。在最高循环温度151℃、钻井液密度2.48 g/cm^3、井底压力高达190 MPa的井况下,该工具连续无故障工作350小时,测量传输状况稳定可靠,解码成功率达100%,各项应用指标再次取得突破。
据了解,随钻测斜工具是一种低成本轻型随钻测量系统,在钻井过程中有较高的出镜率,主要用于井斜在0-20°范围的直井及小井斜定向井钻进过程中的井斜角随钻监测。2021年以来,钻采院研发团队直击不同工况下钻井作业需求,让工具集成了耐冲蚀抗振结构设计、涡流集中区保护、低功耗集成测控电路、高效编解码等技术,并设计钻进休眠、停泵测斜、开泵传输节能运行模式,有效解决复杂深井高排量、高温高压恶劣环境下随钻测斜工具冲蚀严重、故障率高、续航寿命短及成本高的问题。
“之前11″、9″型号就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再加上现在指标创新高的7″型号三种规格的工具,构成了我们的全系列随钻测斜工具,实现了对8 ^1/_2″以上井眼尺寸的全覆盖!”谈及工具家族的新成员,研发团队负责人陈东非常自豪。
就在今年6月,同样由该团队攻关研发的11″随钻测斜工具就已在鹤探1井和平深001-H1井成功完成两井次现场试验,最高排量达到100 L/s、连续无故障工作334 小时,并表现出信号传输稳定、耐冲蚀抗振性能优异等特点。而在此基础上,基于川渝、新疆地区高温高压井直井段轨迹监测等需求,团队又成功研制出外径7″新型高温高压随钻测斜工具,能耐175℃高温和206 MPa压力,主要适用于深井、超深井8 ^1/_2″-9 ^5/_8″井眼,拥有更强劲的耐温、耐压性能。
据了解,当前钻采院随钻测量技术研发团队自研的随钻测斜工具已被认定为川庆钻探公司首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全系列可满足川渝、新疆等地区对随钻测斜大排量、随钻堵漏、高温高压等需求,在提速增效、保障井身质量等方面优势突出,为深井、超深井、非常规油气井等直井段轨迹监测提质降本提供了可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