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析灿
8岁那年,我患上过敏性紫癜,被父母带到成都求医。为了检查过敏源,两小时内医生在我的两只胳膊上各扎了15针,回去之后,我把这事儿在小伙伴面前吹了好几年——当然不包括我在诊室里哭得撕心裂肺的这段细节。出于安抚和宠溺,父母就答应了我在哭声中许下的各种愿望,其中一项就是到成都游乐园坐翻滚列车。但事与愿违,彼时患病的我并不适合玩刺激的过山车,作为补偿我可以多玩一些其他项目,我依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愉快幸福的时光。
多年后,我再次来到猛追湾,游乐园已经不复存在。原址上多了一座城市综合公园——成华公园,难道我那小小的遗憾再也无法被满足了吗?
进入成华公园,我还是想在这里找到一些童年的踪迹。没走几步我就惊喜地发现,翻滚列车还在这里,它的轨道被公园设计者保留了下来,几株蒲苇在下面随风摇曳,我的思绪也跟随着它们晃动。心想,这也太“成都”了吧。一马平川的成都盘踞在岷江沃野,历两千多年而不衰,没有更换过城址,也没有更换过城名,作为商业都市,这是非常难得的。如今成都的社区文化也继承着这种温和、闲适的氛围和精神,没有针锋相对与水火不容,这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城市。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都自然就拥有了安逸、宜居等平易近人的众多标签。这并不代表着固步自封,相反,近年来成都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兴土木,人口翻倍,城市扩张松弛有度。在拥有超级都市应有张力的同时,成都的传统市民文化也在烟火气息中保持活力,二者相辅相成。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也就不再让人感觉冰冷,就算夜幕低垂,蓉城依然灯火可亲。
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中,人们在紧迫和危机之余,难免身心俱疲,觉得生活如同西西弗推大石,吴刚伐桂。要想缓解此类精神内耗,锦里,宽窄巷子,抑或是街头任意一个老社区,都能帮人重拾对生活的感知。在青砖碧瓦间聊天打牌,喝茶看戏,这不算躺平和懒散,这是活在当下——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在某种超越生活的理念之上。
走出公园,抬头遥望雁阵,成都将继续讲述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