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6日,井下作业公司顺利完成威204H65平台4口井96段24小时拉链式压裂施工,单日最高施工段数达到4段。
作为24小时连续作业平台,威204H65平台不仅时刻保持生产安全高压,更面临成本考核指标挑战。负责现场施工的泸州分公司坚持先算后干,千方百计控本降费,力争实现成本管控最佳效果。
对策措施着重于“实”、行动中“硬”、具体上“抠”。泸州分公司采用“油+电”组合模式,压裂车与电动泵配合施工,并优先使用电驱压裂设备。同时,加强承包商项目成本管理,在电动泵工作量签单中,扣除排空试压液量,以施工泵注液量为实际签认工作量,严控费用成本。积极推广全面共享,错峰使用吊车,实现压裂、试修、测井等单位吊车共享,并根据吊装内部责任书,技术干部和施工负责人每日一一审核签认吊车时间,压缩吊装成本。
针对24小时作业,优化提速措施。实施三班两倒,合理安排人员施工,最大限度缓解人员疲劳,实现24小时人休机不停。加强装备服务保障,严格施工前巡视巡查和施工期间视频监控运行,并根据施工进度,分批次提前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满足现场生产要求。
不仅如此,泸州分公司积极推进单井安全提速创效工程,以单井周期和单井可控成本考核指标为核心,运用成本写实抓手,定期查算阶段完成情况。通过单井周期和可控成本的纵向、横向对标分析,查找管理短板,优化提升措施,实现提速创效。据了解,该平台有效压裂时间38天,平均压裂时效达到2.5段/天。(邹恒 刘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