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郑钦文 蒋俏仪
7月5日,中国石油刘辉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成功入选2023年重庆市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今年入选的15个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标志着该工作室向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更近一步。
笃定前行 打造工匠品牌
十年前,工作室成立之初只有8人,仅涉及采气、压缩机操作两个专业。如今,团队成员扩至26人,新增采输气仪表、供电、油气管道保护3个工种,实现采气专业全工种覆盖、全产业链的现场服务,涌现出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代表等优秀人物。
2019年,工作室依托重庆气矿工艺技术所优势,实现技术与技能融合、协同工作,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员交流互通,打造气田开发提质增效、难题攻关、人才培育新高地。自此,一个拥有历史积淀却崭新的专家工作室成立。
刘辉作为工作室领衔专家及冠名人,见证了工作室的诞生,也亲历了工作室创建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工作室在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形成以精良平台、精准服务等为内容的“四精”特色。2020年,工作室被原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刘辉采气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年,在企业内部被命名为“中国石油刘辉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
鼎力创新 矢志攻坚克难
2020年,工作室发现采气井站分离器浮筒液位计经常出现液位显示不准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工作室成员创新方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磁浮子液位计,不仅解决了传统钢质磁浮子易附着气田水杂质,造成液位计卡阻导致显示失准的问题,还解决了原空心磁浮子受压力变化易破损变形的问题。
该项目在第三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斩获特等奖并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在多个兄弟单位推广使用。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解决一线生产难题380余项,年创效益1000余万元;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国家专利86项;发表论文128篇,其中《防堵塞的阻火器》获集团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阻断式清管操作法》被评选为集团公司生产“十大绝招绝技”。
工作室管理模式日趋成熟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内外的顶尖专家关注研究、观摩学习。6月初,中海油炼化交流团到工作室调研,对运作模式和平台作用发挥大加赞许,表示将力争在3年内建成中海油一流炼化专家工作室。
接受采访时,刘辉坦言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措施推进建设,在与各方专家学者的交流中开拓视野,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共惠,为能源行业发展培养选拔了高素质技能人才。
授业解惑 培育接续人才
2019年,刘辉接过工作室领衔专家接力棒,带领成员集思广益,在线收集和解答井站员工提出的问题,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对远程无法解决的问题,工作室成员随时“出诊”,到现场开出“良方”。刘辉说:“工作室的成立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专心钻研技艺的场所,对于技能人才培养有很大帮助。”
为培养接续人才,工作室一边指导各层级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建立,一边以竞赛为抓手,按照“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挑选优秀人才与工作室成员签订师徒协议,针对性制定培养计划和目标。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采气工竞赛金牌选手弋小东、银牌选手蓝羽等“90后”青年员工就是工作室挖掘培养的高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工作室培养名单中有68人达到预期培养目标,24人技能等级提升到技师以上,27人获得重庆气矿劳动模范等荣誉。
近年来,工作室成员主动参与技能大赛教练工作,培训的选手在国家级二类竞赛、集团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中累计荣获13金24银31铜、多项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并在集团公司创新大赛上斩获两个一等奖,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基础过硬的后备人才。
十年来,工作室骨干成员为企业培育人才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大幅提升,5人获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8人获评企业级技能专家,8人获评首席技师,2人获评高级技师,6人获评高级工程师。其中,刘辉、王川洪先后被评为大国工匠,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谢利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评为集团公司“感动石油十大巾帼风采人物”;蒋伟、万戈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对专家工作室技能人才下步培养目标,刘辉说:“我们要搭建行业领先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育平台,贴近生产实际,解决现场问题,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