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平
我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里,那个头上冒着黑烟、身体像长虫的插图。
5岁左右翻山越岭到邻村去看坝坝电影《铁道游击队》,第一次在电影里看见了奔驰的火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民办耕读小学转到镇里的公办小学读书,听说邻镇通火车,于是徒步10余公里到一个山坡上,见到了真正的火车。
火车头上的浓浓黑烟、汽笛的“呜呜”吼声、火车头红色的轮子、长长的尾巴,一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小时候梦想坐一次火车,因而坐火车就常常出现在梦里,然而坐火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到异地求学的时候,终于可圆梦坐火车了。可坐火车又是一场场的无奈,排长队购票、翻窗上车、席地而坐、贪婪地呼吸窗户缝隙吹进的一丝丝新鲜空气,这一切都是无奈的常态。
工作后,坐上了卧铺,可以和邻座肆意地聊天南地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这无疑是坐火车的快乐时光。
无奈好景不长,高铁时代又到来,邻座不再聊天,都埋头在手机屏幕里。往往一篇杂文还没读完,就又要收拾行李准备下车。距离已经不再遥远,唯有过去渐行渐远……
对于火车的深刻记忆,每个片段都记录着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