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芳汀
扑身救球、精准拦网、绝技扣杀。“好样的!”6月13日,谈及三周前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的“跨越400亿,迈上新台阶”职工气排球赛,新闻中心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阳仍难掩激动之情,“从第一场艰难拿下1分到最后一场2:0全胜,成绩超出预期,我们真是打出了不畏强手、敢打必胜的精气神。”
这是新闻中心首次组队参加的职工气排球赛。在几天的比赛中,参赛队用行动展现了踔厉奋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让对手不容小觑的存在。
一个大胆的决定
新闻中心只有53名员工,对于这样一个“小单位”来说,自己组队参赛的决定还是太过大胆。
“中心不仅人少,大家业务也非常繁忙,活儿来了经常说走就走。”“一个萝卜一个坑,去打球那业务工作怎么办?”“有10家单位组成了5个联队,我们要不要也和兄弟单位组成联队参赛?”面对大家的质疑,新闻中心分工会主席、气排球队队长王志英掰着指头算了算,“我们自己应该能拉出一个队伍。”
就这样,中心副主任刘莉第一个报名,她与来自报纸、电视、新媒体的9名健儿组成了新闻中心气排球小队,在教练的指导下展开训练。
比赛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凝聚团队力量,向着一个目标倾尽全力拼搏。这是新闻中心自行组队参赛的意义。
“大家抓紧时间好好练,肯定没问题。”队员们相互打气,磨合技艺。
队员吴祥斌已过知天命之年,但身体依然倍棒,是各类运动的种子选手。“我已经学会上旋发球了。”在教练的指导下,吴祥斌发球的冲击力越来越强,逐渐成为队伍中的“定海神针”。“我要调整一下起跳方式,确保不触网。”队员付豪的应变能力很强,他也在不断练习双手拦网的动作。
因为工作属性,队员们每人赛前训练不足4次,但技能进步的速度肉眼可见。除了稳定扣发的吴祥斌、高效拦网的付豪,还有发球攻击性极强的姜永攀、垫高二传的龚婷婷、灵活走位的曾云松……
10名队员各有特点,这也为新闻中心自行组队参赛增添了底气。
不抛弃不放弃
此次气排球比赛分小组进行,以单循环赛的形式决出队伍进行最后比拼。小组赛中,新闻中心要打6场比赛,其中第一天连着赛4场,这对队员的体力、毅力、专注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屋漏偏逢连夜雨。比赛前夕又遇新冠病毒来袭,10人小队遭遇非战斗减员,核心主力队员不能上场。“我们就把赛场当作训练场,多积累比赛经验。”教练的一番话让队员们放下了思想包袱。
其实,这支小队因为训练时人员始终不齐,直到上场前还没有确定首发阵容。“在比赛中磨合,争取一场比一场进步。”这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首轮对战,面对对方的有效拦网,大家脑袋蒙圈,配合不足,情绪一度十分低迷。教练立即喊停更换队员,在场下指导战术。“没事没事,放松心情嗨起来。”啦啦队员们一边送水送毛巾,一边给队员们揉肩揉背,活跃团队气氛。
“守好自己的位置,改用吊球。”场上的5名队员逐渐找回状态,扳回一局。接下来,首发阵容继续出战,又抢下一局。队伍整体士气逐渐高涨。
在下午与强手对决中,双方紧紧咬住比分,直到计分器的分数牌见底,新闻中心以29:31的两分之差惜败。“打得太胶着了,每一个球都没有放弃,大家真是好样的。”龚婷婷观战时手心直冒汗。
“小组赛居然打出了决赛的水准。”场下的兄弟单位连连喝彩。这是整个赛事的最高比分,也让新闻中心气排球队一战成名。
逆境中的爆发
赛场上,两队交战,队员的气势往往决定了球队的气场。
最后一轮,迎战成绩排名遥遥领先的对手,本着无论如何拿下1分的信念,中心气排球队逐渐打出了自己的气势。
场上,大家互相喊话,“我来!”“给我!”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场下,中心班子成员带队组成啦啦队,以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振臂高呼,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众多兄弟单位的队员也加入到啦啦队中,为中心气排球队鼓劲加油。
大家还把赛场的精彩瞬间分享到通联群里,“新闻中心好样的!”“大家太棒了。”众多小伙伴集体点赞、隔空加油,群里气氛瞬间火爆。
高昂的呐喊助威声中,在两局比赛开局均落后的不利情况下,队员们斗志高昂,全力拼搏,一球一球地拼抢,一分一分地争夺,最终以2:0的大比分酣畅淋漓地拿下首胜。“听着加油声,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队伍中的“黑马”姜永攀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超常发挥,屡屡发球得分。
“我把大家拼搏的英姿全都拍了下来,这精彩瞬间要好好珍藏。”队员韩超身兼摄影职责,他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相机里,大家斗志满满,情绪十分高昂。
赛后,在宣传展板前,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响起,一张张兴奋的面庞被定格,为此次气排球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取得的成绩超出预期,这是集体的荣誉和胜利。”新闻中心领导对中心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希望大家继续把这种精气神运用到工作中,努力传播好油气田声音,为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凝聚攻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