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超 特约记者 姚小莉
“397,398,399……”6月6日,川东北气矿铁山坡气田中心站中控室内,参加铁山坡气田建设的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产量参数。
11时16分,当屏幕上跳出“400”这个数字时,整个中控室掌声雷动,西南油气田公司铁山坡气田实现达产400万方目标。历经二十载拼搏和努力,西南油气田公司矢志开发高含硫气田的愿望在此刻圆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石油完全具备安全清洁高效开发高含硫气田的能力。
2012年来到川东北气矿工作的新闻宣传干事王忠涛,气矿发展中的每一次重要节点都有他的身影。铁山坡气田投产的头一天晚上,他兴奋得睡不着觉,提笔写下了“矢志建功高含硫,父子携手齐上阵,今朝梦圆铁山坡,初心使命终如愿;蛰伏巴山二十载,开启时代新征程,锚定目标八百亿,地宫探秘再出发”的诗句,记录当时的心情。
达产当天,王忠涛又一次来到现场。透过他的相机镜头看到,西南油气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骁激动地说:“三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铁山坡气田的顺利开发。铁山坡气田全面达产,标志着我们有能力自主开发特高含硫气田,我感到十分自豪。”
自主开发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达16.59%的气田,对西南油气田公司来说是首次,对集团公司来说也是首次。为安全高效推进铁山坡气田开发建设,西南油气田公司成立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专家组和井工程、地面工程两个建设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规格等级最高、工业自控水平最高、智能化水平最高、技术经济水平最高的标准,稳步推进开发建设工作。
开发高含硫气田,是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初心、梦想和使命。“十一五”伊始,公司就着手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积累工作,通过消化吸收、自主攻关试验,实现了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迭代升级和开发实践经验的储备。通过精细部署、精确导向、精准施策、精心组织,历经550天,6口建产井全部获气,测试累获日产气量超千万方,井均日产气171万方。
铁山坡气田建设工程含6口建产井、1座脱水站、2座采集气井站、1座交接计量站,新建集气支线6.3千米、集气干线17.3千米。其地面建设是西南油气田公司迄今为止施工难度工艺最复杂的气田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峰峦起伏,地质条件复杂,湿润多雨,施工条件艰难;主体工艺材料采用气液混输,对设计、采购、施工的过程管控要求更高;首次大规模使用耐蚀合金双金属复管,焊接工艺繁琐,检验标准严格,一条合格的焊缝要耗时近8个小时。
据地面工程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宁永乔介绍,自项目成立时就启动相关案例收集、技术储备。项目部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特高含硫气液混输的设计与材料选型,特高含硫气液混输管线高效焊接工艺开发等难题;双金属管道正式开焊的半年前,焊接工艺评定、焊接人员培训、相关设备的调试有条不紊进行;对管道线路多次逐桩复核,提出优化和改线方案19处,大大节约了焊接时间;提前完成管道沿线的电力、光缆、WiFi、视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时监控经过改造的焊机,保证焊接质量过程受控。项目部还准备了充足的防风棚、防潮布和为焊道降温的风扇,为工程建设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最终保障项目按时完工。
建设过程中,西南油气田公司采用先进的自控系统、实用高效的泄漏监测和应急保障系统,配套形成了一套高标准的高含硫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及安全环保体系。公司在铁山坡气田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材料、制造、加工,建设、投运、生产组织管理经验将为后续我国高含硫气田开发奠定基础。
当前,川渝两地正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铁山坡气田的顺利投产,将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夯实能源基础。同时,铁山坡气田采出的天然气将从达州上载至国家管网,输往长江经济带,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