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沙漠·家园·故乡

项目员工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陡峭的红白山

维吾尔族、汉族员工亲如一家

营地忽然停电,安全总监徐建国给正在洗头的妻子点上蜡烛

哈得原油储罐项目生活营地,后勤人员用自己种的菜喂养家禽

维吾尔族员工下班后跳起民族舞

□特约记者 谭诗凡 通讯员 黎纹莘 王永武 摄影报道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6月的第一天,晚上九点半,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四川油建公司博孜天然气处理厂生活营地传出悠扬的歌声。“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正在营地后方菜园子里忙活的后勤主管杨小光跟着唱起来。“每晚九点半准时放歌,这是开饭的信号。歌单跟菜单一样,每周一换。”杨小光笑道。

博孜天然气处理厂工地几百米开外,便是天山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天气好的时候,雪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漂亮极了——天气好不常有,最常见的是,昏黄的太阳,时不时从更加昏黄的漫天沙尘中探出头来。现场忙碌着的600余名参建员工在沙尘中“不分彼此”——为防风沙,很多人都在安全帽外套着防护罩,帽檐里还藏着口罩和太阳镜,要分清谁是谁,得去辨认安全帽上的姓名或胸前的名牌。

5月26日,和田河天然气净化及综合利用工程首气外运成功。

四川油建公司在新疆片区的在建项目众多,有博孜天然气处理厂建设工程、塔西南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叶城县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哈得原油储罐工程等。这些重点工程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多数项目在2022年开工,经历了疫情影响,工期目标却“后墙不倒”,项目团队必须在规定时间“攻克山头”。4月底,在和田河项目完工冲刺阶段,项目执行经理葛志强揣着三个对讲机指挥工作,他每天在工地转十几个小时,走几万步,说数不清的话,吃下不知多少被风吹进嘴里的沙子。

在管道建设中,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四川油建公司施工经验丰富、敢于攻坚啃硬。而在场站建设中,四川油建公司采用“六化”建厂模式,创新运用自主研发的SKID系统,在场站建设中不断提速提效,打造出金字招牌。

“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四川油建新疆分公司负责人韩亮说,“场站建设工期紧迫、工序繁杂,工地自然环境恶劣、社会依托差,在这里工作,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顽强坚韧的品格都是刚需。”

苦中作乐,是四川油建人的光荣传统。在哈得原油储罐项目生活营地,大家齐动手,开垦出菜园、家禽饲养场,种菜用的水是沉淀过滤后的生活污水,种出来的菜又成了鸡鸭鹅们的“营养品”。晚饭前,后勤管理人员推着装满菜的两轮车,在蓝紫色的晚霞中穿过沙漠,去给家禽“加餐”。大风吹得人站不稳,风卷来的沙子打在脸上,家禽粪便的气味飘在风中,“红工衣”们捂着嘴挡挡风沙,笑着谈论哪一只家禽又长肥了,端午聚餐能凑够多少食材……

一天傍晚,位于喀什郊外的塔西南综合利用工程工地外,维吾尔族员工聚在一起跳起舞来。资料员喀丽比努尔和安全员努尔比耶木这两个“00后”小姑娘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不仅领舞,还拉着围观的汉族员工一起跳。两个小姑娘是喀什本地人,她们加入四川油建这个大家庭后,努力学好汉语,适应了工作节奏,项目部为照顾维吾尔族员工的生活饮食习惯,还特设了“维吾尔族厨房”。在良好的氛围中,员工相处愉快,工作配合默契。在每个新疆片区的工地,四川油建公司都会招聘大量少数民族员工,用实际行动响应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号召。

在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常常需要打井获取,买菜要到几百公里外的县城,菜地种出的几颗草莓大家划拳争取“归属权”,窗户用胶布密封,早上起来还是要打扫一地黄沙……纵是如此,川建人从来不服输,越是艰难越向前。团结、坚韧、乐观,是川建人的制胜法宝。

此心安处是吾乡。多少川建人二三十岁来到新疆,把边疆当故乡,深深扎下根,如今临近退休还在一线坚守,用胡杨一般的坚守,诠释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

--> 2023-06-06 谭诗凡 黎纹莘 王永武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3383.html 1 沙漠·家园·故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