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拿着隔离方案,右手握着上锁挂签卡片,核实隔离方案与现场是否相符。这双白皙而纤细的手的主人是蜀南气矿长宁页岩气作业区信息技术室主任黄蓝。
5月12日8时,宜宾市兴文县宁209东区脱水站,黄蓝再次确认大修现场的安全作业条件。“年轻就应该努力拼搏。”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2022年度劳动模范,她说,要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在上产中蜕变 化身安全守门员
2016年,黄蓝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蜀南气矿江安采气作业区。此时,长宁页岩气正值快速上产期,“长宁页岩气田”是黄蓝听得最多的词汇,成为她向往的热土。
2017年,长宁页岩气上产公开招聘人员,黄蓝第一个递交申请。“那里条件特别艰苦,你一个小女生受得了吗?”师傅郭梁柱担心黄蓝无法适应。“别人行,我也行。”黄蓝语气坚定。
背上行囊,黄蓝赶到新区,映入眼帘的是用活动板房搭建的临时宿舍、临时办公室……简陋的工作条件、紧张的工作节奏没有吓退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
身为QHSE受控管理员,黄蓝担负起新区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页岩气上产任务重、施工作业点多、监管难度大……重重挑战反而激发了黄蓝骨子里不服输的拼劲。
她每天6时起床跑现场,开展技术交底、安全检查。为了一天跑完多个施工点,她常常赶不上饭点,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向师傅们请教,学习岗位专业知识,练习工作所需的各类软件,快速积累安全专业知识和现场工作经验。
“有一次,她在施工现场摔倒,脸上身上沾满泥巴,现场没有洗漱条件,她用袖子擦了擦又继续工作。”技术干部徐宏宇提起黄蓝的拼劲十分佩服。
在“自找苦吃”中收获甘甜,黄蓝的业务能力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她根据页岩气田建设现状,提出实施作业许可周计划模式,总结形成源头抑制、滚动治理的失效管控模式,组织开展信息化报警治理工作,有效缓解了快速建产与安全运维之间的矛盾。全年,长宁区块风险作业超2000次,实现安全零事故。
在攻坚中淬炼 化身上产主攻手
“天然气产量是影响上产的关键,成为一名‘全挂子’才能更好地建功页岩气。”不安分的黄蓝再次打起小算盘,2019年,她主动申请从QHSE受控管理岗调整到采气技术岗工作。
这一年,长宁页岩气田按照计划将新增上百口新井,投运两套共计750万方处理量的脱水装置,检修4套共计900万方处理量的脱水装置,全力冲刺2020年产气50亿方目标。
为确保快速上产,黄蓝白天参与投运前“三查四定”、脱水装置建设现场办公,与施工方现场沟通解决问题,晚上加班整理各类资料,编写投运方案,制定应急预案,编写操作规程,绘制现场流程图……两个月时间,黄蓝一直坚守在现场。
“很拼,不惧难、不服输。”这是身边同事对黄蓝的评价。
宁209H35集气站投运后的第3天,黄蓝和同事在大雨滂沱中开展长宁H2、长宁H5等井组的设备优化现场办公,凌晨2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宾馆,刚躺下又接到宁209井区中心站站长叶军的求助电话:“安全阀突然故障,22口气井紧急关井。”
黄蓝立即联系施工单位,再次赶回集气站,组织人员开展能量隔离,进行安全阀拆解、维修、校验、回装,导通流程,恢复气井生产……“故障已处理,生产恢复正常。”全身湿透的黄蓝向调度室汇报时,天已经微微泛亮。
上产期间,黄蓝带领团队修订编制了10余项管理指南,摸索总结“投运三步法”,助力长宁页岩气田创下一个月投运5座井组、日产气提升210万方的成绩。
在日常中奋进 化身青年引路人
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的磨练中,黄蓝迅速成长,先后担任长宁页岩气作业区生产技术办副主任、生产运行中心主任、技术信息室主任。
2019年8月的一个中午,宁216井区中心站投运现场,面对40℃高温,当很多人直呼“遭不住”时,黄蓝却守在电脑前,左手拿着图纸,一条条核对仪器仪表数据和执行机构的远传状态,排查回路是否正确。汗水不断滴落,她的脚下逐渐形成两个清晰的小水印。
“那时没有空调,室内又有交换机组,比室外温度更高。黄蓝不道一声苦、说一声累,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宁216井区中心站站长梅云回忆道。
上产期间条件差、工作量大,与家人聚少离多,一些年轻人想要放弃,黄蓝主动帮助他们疏导情绪,同时传授自己所学,帮助青年快速成长。
7年来,黄蓝和同事先后参与40余条输气管线、50余座场站、5套脱水装置、6座增压站的建设、投运及大修工作,见证了长宁页岩气田的发展壮大,为日产量迈上1500万方提供了有力支撑。
心之所向,一苇以航。黄蓝用拼搏和坚韧书写别样精彩,她说:“还要继续拼下去,为页岩气安全运维贡献力量。”(朱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