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听他们的故事

□向之昕

初夏,外公又开始收拾换季衣物。他拿起一床毛毯,把它折得方方正正,又小心翼翼放进袋子里。我好奇地问:“这床毯子这么旧了,您怎么还这么珍惜?”外公笑着说:“娃儿,你不懂,这是我的宝贝,是我参加‘红村会战’获得的先进个人奖品,它代表了我们这一代石油人艰苦奋斗的历史。”

1955年,外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莫斯科石油大学公派留学,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石油专业留学生。1961年毕业回国后,他分别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开发处、川西南矿区、地研院工作,参加过“红村会战”“川南会战”,之后走上管理岗位,是石油油藏工程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5年初夏,正在成都石油研究所(现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担任技术员的外公接到调令,奔赴内江威远曹家山,浩浩荡荡数千人的“红色大军”,在这里开荒地、建房屋、架电桩……拉开了“红村会战”的大幕。

会战初期,外公一行“先锋军”住在“干打垒”房子里。为搞清复杂的地质结构,制定开发方案,他们不分昼夜研究思路、商量对策,每天工作至深夜。在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日子里,确定了初期开发体系。外公说,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绘图,所有井位、曲线图全靠勘探人员手绘,一张图纸、一根铅笔、几把量尺,便成为揭开地层神秘面纱的全部工具。有天夜里下暴雨,屋顶漏水,为了保护手绘的井位部署图,大家围成一团,用雨衣将图纸包裹起来,雨水打在身上,一淋就是一夜。

随着会战不断扩大,大家工作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山坡上逐渐建起了宿舍、食堂、办公室、大礼堂。但作为地质指挥所组长的外公,却要时常外出踏勘。由于井位多数位于山区,“天当被、地当床”的日子便成为了常态。

那是红村最辉煌的时期,78台钻机日夜轰鸣,威2井日产气突破百万方……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者,至今外公谈起依旧满脸自豪。

56年过去了,红村的坡坡坎坎已被岁月打磨成四川石油的丰碑。“红村精神”也成为川油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65年底,具有底水衬托的威远气田正式投产。1976年,气田达到最高年产量。此后由于底水侵入,产量迅速下降。在参考资料严重匮乏、无历史经验借鉴的年代,外公他们从实际入手,扎根现场,采集第一手数据,反复对比分析,成功建立起优化分析模型,并成功制定了包括控制日采气量、堵水、钻补充井时减小打开程度等技术新措施,有效延长了气井无水采气期,减缓递减。

之后,在外公的带领下,课题组不断攻坚,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的推出,显著扭转了当年威远气田综合递减率下降过快的被动局面,大幅度提高了气藏日产气量,为以后在现场大范围推广该工艺打下了坚实基础。

听外公讲,曾祖父在四川石油勘探处重庆石油沟任职,是我们家的第一代石油人。外公和外婆、爷爷和奶奶是第二代石油人,跟随他们的步伐,父母成为第三代,算起来,我已经是第四代了。这份跨越四代人的坚守,是际遇,更是责任。

--> 2023-05-23 向之昕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3223.html 1 听他们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