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唐远茂 通讯员 王应蓉)5月19日,川西北气矿科技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在西南油气田公司为期三年的“推广技术共享成果 科技强企创新筑梦”劳动竞赛中,川西北气矿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优胜单位一等奖,气矿4名青年科研人员获评优胜个人。此次劳动竞赛集中展现了气矿三年来推广技术共享成果的硬核实力和科技强企创新筑梦的累累硕果。
川西北气矿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不断加强科技成果的总结与提炼,持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工作方法,激发科技人员创新与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取得实效。
针对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具有超深、高压、含硫化氢的特点,气矿气藏开发团队运用气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模型,解决了川西地区气井早期产能评价技术瓶颈,完成了25井次气井无阻流量的计算与产能评价,成功修正双鱼石区块部分气井如双探108井的产能认识,有效指导气井配产。同时,将该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至中坝气田须二气藏,开展储气库重点气井产能评价,在制度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误差控制在10%以内,为后续储气库气井注采能力评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川西北气矿自2021年至2022年新申报专利发明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撰写第33届天然气年会等各类学术交流论文共11篇。此外,通过现场应用证实高温胶凝酸技术适用于川西深层海相气藏,可有效提高单井产能和效益。仅2022年使用高温胶凝酸技术改造的双鱼001-X9、双鱼001-X7井增产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