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巡走大地梁

顺着天然气管线,行走在山间

长镰刀是巡管路上的好伙伴

检测阴极保护桩

铲除管线周边杂草,以确认管线是否正常

巡管中小憩片刻

为村民蒋大爷讲解管道保护知识

□记者 任柯霓 通讯员 何绍剑

5月9日14时,下了一上午的雨终于停了下来,阴云依旧低沉,但川西北气矿巡管工刘国勇迫不及待地从白水配气站出发了,“这场雨大,怕万一山上滚落的滑石损毁了管道,我要去大地梁看看才放心。”

保障广元市域内工业和民用天然气的新白线,其大地梁段位于旺苍县白水村内。大地梁海拔1030米左右,作为九龙山的一部分,这里布满了曲折回转的羊肠碎道,以及荆棘丛生的崎岖山径。平日里除了巡管的刘国勇,几乎就是无人之境。

刘国勇所在的川西北气矿广元采气作业区,地跨3市、7县,管理天然气集输管道96条,共622.51公里管线。这些天然气管线分别延伸至九龙山、龙岗西、双鱼石,沿途与30个乡镇、114个村的村民“亲密接触”,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压力较大。为实现管道巡护工作全天候、全覆盖,川西北气矿制定了“领导干部+技术干部+油气管道保护工+巡线员以及信息员”的“4+1”管道巡护方案。按照此方案,每季度都有巡管任务在身的作业区管理人员刘洪波,今天和刘国勇一起出发,前去巡管。

立夏后的九龙山,万物生长。这场雨后,草木更是葱茏,一路上,要依靠刘国勇的长镰刀开路,才能前行。不一会儿,刘国勇和刘洪波全身就被灌木上挂着的雨露浸透。山路湿滑,刘国勇却对刘洪波说,“今天可以放心大胆向前走,刚下完雨,蛇就不会出来了。”

2015年夏季,刘国勇由采气工转岗为油气管道保护工,从此一年四季都在这座大山里转悠。刘国勇手里拿着的正是他自制的长镰刀,这把长镰刀成为了他巡管路上的好伙伴,既能披荆斩棘地开路,又可以当作爬坡上坎时的登山棍使用,还能在遭遇蛇及其他野生动物时作为防身工具。

如果按照一周巡管44公里计算,一个月就是176公里,一年巡管六个月就是1056公里,很多时候还要加密巡管频次,8年时间至少就有8448公里,面对这些数字刘国勇自己也吃了一惊。“我最喜欢冬季巡管,走在路上不怕冷,也没有虫蛇、野猪出没。”

这次巡管,刘国勇专门去到白水村的蒋大爷家中,给他送去作业区制作的管道保护资料,并发放小礼品。在日复一日的巡管途中,刘国勇与年近八旬的蒋大爷渐渐熟络起来,成为了忘年交。一开始蒋大爷弄不明白,穿着一身红衣服的刘国勇为啥每周都要从自家门口经过几次,在刘国勇反复向他宣传管道保护的重要性后,热心的蒋大爷夫妇就开始主动关注家附近管线的情况,发现异常就会立马与刘国勇联系。

在无人机巡线等先进手段运用越来越多的今天,也许在很多人心中管道巡护并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但刘国勇却很认可这份工作的价值,“九龙山里情况特殊,山高林密,雨季暴雨滑坡频繁,又杂草丛生,还是人走到每一个点位上查看管线状况最可靠,无人机无法完全取代人工。”

不知不觉中,刘国勇和刘洪波俩人已经走了两个多小时,在手脚并用爬上一个近乎垂直角度的10米竖梯后,小憩片刻的刘国勇突然说出了与他平时语言习惯不同的豪迈话语,“巡管工行走在大地之上,挺起了天然气平稳输供的脊梁。”

--> 2023-05-16 任柯霓 何绍剑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3142.html 1 巡走大地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