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黄斌)“近期气矿逐一排查各中心站及所属的集气站、单井、阀室等信息化站点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语音喊话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现状,着力完善信息化站点视频安防设施管理台账,持续提升通信安防等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能力。”4月18日,蜀南气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年初以来,蜀南气矿所属各单位和部门结合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抓实信息化监管工作,严格把好建设、生产、运行等各环节安全关,持续提升全矿HSE监督水平,确保全矿安全环保风险全面受控。截至4月18日,蜀南气矿已连续安全生产3283天,为气矿实现决胜50亿年度生产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支撑。
蜀南气矿QHSE监督站坚持从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安眼”运行监督、监控视频监督等三个方面入手,在抓实信息化监督检查,助力实现信息化监督工作转型上下功夫,严格执行气矿大监督体系有关“无监控、不作业”管理要求,全力开展所有高中风险作业全过程监督。通过“安眼”移动视频监控、电话抽查等手段相结合,提前干预处理AI自动抓拍报警,严查作业许可制度执行、人员到现场履职、现场不安全行为。建立信息化监督和现场巡查监督人员协同配合机制,完善信息化监督检查工作手册,细化生产及施工两个现场视频检查工作要点,每周对全矿1200个视频监控点进行全覆盖监督,并将管道高后果区、动态隐患点等纳入视频监督范围,有效提升生产及施工两个现场监督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