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强 韩贵荣 文/图
“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3月31日9时15分,新疆库车市北部,天山山脉南麓腹地某处峡谷中,西南物探分公司民爆工程中心四队爆破组操作工范云龙和辅助工刘开华作为飞虎队成员,正准备前往峡谷深处的一处陡崖上进行井位激发作业。两人边走边唱起了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悦耳的歌声在峡谷中回荡……
历经2个多月的备战,3月28日0时,迪那2气田开发三维项目正式进入采集阶段。为顺利完成项目工区东北部高大山体、刀片山区域井位激发任务,民爆工程中心四队迅速筛选90名攀爬技能优秀的员工,组建30支飞虎队奔赴天山深处。
来自贵州省赤水市的范云龙和刘开华是表兄弟,生活方面表哥范云龙很照顾表弟刘开华,正是这份兄弟情义让他俩在工作中配合默契。
2017年,范云龙正式成为民爆工程中心四队爆破组的一员。由于自幼在山区长大,范云龙善于翻山越岭,过硬的攀爬技能让他成功入选“飞虎队”。2019年,刘开华也通过选拔加入“飞虎队”,从此他俩组成搭档,队友们都称他俩为“飞虎兄弟”。
当日范云龙和刘开华共有激发任务17炮次。他们的第一口激发井位6270.5距离峡谷口500多米,由于全程是爬坡路,步行需要20分钟。
9时40分,范云龙和刘开华抵达6270.5井位附近,范云龙将背上的爆炸机取下轻放在地上,并与刘开华一起开始调试爆炸机。
“弟,拉着炮线尽量走直线,注意脚下防滑。”待爆炸机调试完成后,哥俩开始配合施放炮线。刘开华负责炮线两端分别与待激发井位、爆炸机的接通工作,站立在爆炸机旁的范云龙则时刻观察炮线的紧绷程度。“炮线紧绷时的距离刚好是100米,井位激发时保持这个距离,操作工和辅助工的个人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范云龙说。
“滴滴滴,开始放炮喽,注意警戒!”范云龙吹响警戒哨,井位激发作业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
“内部,内部,6270.5给信号……”范云龙单膝跪地呈半蹲状,右手持对讲机与内部通话,请求给予激发权限。身旁的刘开华也没闲着,右手持视频记录仪,录制自证合格视频素材。
“轰……”10时整,地下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破声,打破了崇山峻岭的宁静,山坡上不时有碎石滚落的声音。
稍歇片刻后,范云龙和刘开华兄弟俩起身拂去工装上的尘土开始赶路。据刘开华介绍,他们准备借助保险绳翻越一处陡坎,最后到达另一座山头的激发井位作业。
时值晌午,遥望山梁上范云龙和刘开华兄弟渐行渐远的背影,让人敬佩。他们扎根西北挑战勘探禁区,为祖国的油气勘探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