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庆沙
2022年的冬季注定难以忘记。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能源供需形势严峻复杂,国内能源供应受到国际能源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叠加国内疫情防控策略、措施调整。特别是入冬后,全国气温总体接近常年略偏低,冷暖起伏比较大,保供难度和压力明显增加。
作为川渝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和供应商,西南油气田公司始终牢记中国石油是党的中国石油、国家的中国石油、人民的中国石油,坚决扛起大气区的责任和担当,打赢冬春天然气保供攻坚战。
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176.37亿方,组织天然气资源197.35亿方,为川渝地区、长江中下游乃至多个省(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安全、稳定的天然气供应。
功夫在事前 做足保供万全准备
翻开《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22—2023年新一轮保供年天然气保供工作方案》,西南油气田公司生产运行处生产调度科科长蒋永指向方案上的一个数字,说:“本期冬春保供的起始时间是2022年6月。也就是说,早在冬季来临前,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冬季保供,重在夏季。2022年6月至9月,盛夏高温疫情期间,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基建工程管理科科长李先兵和同事们常驻施工现场,为加速致密气产能建设奔忙。
致密气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走“常非并举”之路,致密气川中核心建产区是公司非常规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板块,也是继常规气、页岩气之后,天然气产量新的重要增长极。
2022年6月30日,金秋气田金浅5H井区首座浅冷脱水脱烃集气站投产,日处理原料气规模达到100万方。9月29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油气最大处理规模单体装置投运,金浅5H东集气站产品气外输,日处理原料气规模为150万方……2022年夏天,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密气川中核心建产区产能建设加速推进,完成致密气川中核心建产区产能建设25亿方,是2021年同期的两倍多。
加快推进气田开发产能建设,让天然气储量变产能、产能变产量。冬季来临前,西南油气田公司明晰产能建设目标,确保全年投产新井超350口,完成新建产能超100亿方;落实蓬探1井区灯二气藏试采地面集输工程,铁山坡气田飞仙关组气藏开发产能建设,威远、泸州区块页岩气集输气干线工程等重点地面工程建设投运,确保天然气采得出、输得走。
西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天然气“粮仓”相国寺储气库为冬春天然气调峰保供做准备的时间则更早。2022年3月31日开启第十期注气工作,平均日注气量超1300万方,高峰期注气约1400万方,于2022年10月完成当期注气任务,注气21.5亿方,创历史新高,库存量超44亿方。
夏季多注气,才能支持冬季多采气。在相国寺储气库提高输气压力运行,升级设计库容的同时,“两峡、一坪、两场”储气库建设评价工作也在快速推进。2022年全年,西南油气田公司所有储气库共注气超27.42亿方,同比增幅超19.44%。
保供正当时 产运储销齐头并进
2022年11月后,进入冬春保供时期。西南油气田公司围绕高效推进常规气,规模开发页岩气,加快发展致密气三条主线,全力以赴提产增量。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加快建设按期首气,成为保供“新势力”;川中致密气快速上产,川南页岩气集中投产;老区气田精准施策,措施挖潜,提高采收率。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常规气生产压舱石的安岳气田,则以日产气量约4600万方成为冬春保供期间公司日产气量超1亿方的最大贡献者。
位于四川遂宁、资阳两市及重庆潼南县境内的安岳气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常规气田,是目前国内发现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安岳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主要接收安岳气田高磨二期来气,当前最高日处理天然气量达到1300万方。
“主动预防,全面备战。”天然气净化总厂安岳天然气净化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何熨总结冬供期间的工作准则。进入冬季,他带领部门、班组工作人员按照保供方案要求,细化工作表单,明确易冻堵管线检查、关键备用设备检查等62条措施,专人负责,逐项落实。“冬供期间,我们增加了重点部位巡护频次,精细调配管网,精密调控压力,确保为用户和终端燃气公司安全平稳输供气。”何熨介绍说,“这些都是我们净化厂的常规运行流程,已经形成规定动作。”
“精细管理、优化运行”,这不仅是净化厂的规定动作,更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产运储销全产业链的规定动作。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天然气保供工作总体安排,分析天然气供需形势,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冬春天然气保供工作方案,明确全年和冬春保供期间天然气产量、销量,以及储气库注气和采气任务,生产运行和安全环保方案。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保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生产组织专班、销售管理专班、运行协调专班、新闻舆情专班四个工作专班,统筹公司冬春保供期间天然气产运储销全链条工作。
2022年12月初,一股寒潮突袭全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用气量增加,保供压力陡增。西南油气田公司启动去冬今春首次保供应急预案,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点”原则,进一步精细生产组织运行,加大气田生产,加快新井建设投产,加密间歇井开闭。储气库连续24天采气量超2800万方,各生产场站对管道、阀室及自控设备等加密巡检维护防冻堵。与地方燃气公司、重点天然气用户加强联络协调,落实工作人员值班值守,根据产销实际及时调整气量分配,稳定保障川渝城市燃气天然气日供应量突破7700万方。
齐力保安全 共同维护终端火苗
冬季是燃气使用高峰期,也是燃气安全事故多发易发期。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2023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冬春保供期间恰逢国家盛会,安全问题绝不容忽视。
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发挥“管网主动脉、销售主渠道、效益主流向”作用的主力单位,输气管理处管理全长超5000公里、南北贯通的“三横、两纵、三环”“高低压分输、输配气分离”川渝环形输气管网系统,承担公司天然气年产量90%以上的输送任务,年管网输配气能力达400亿方。
“我们在11月前就对管道进行安全检查,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重点排查外部风险和内部安全隐患,确保管道本质安全。”输气管理处管道管理科科长刘长林介绍,“冬供期间,我们增加了重点部位巡护频次,精细调配管网,精密调控压力,确保为用户和终端燃气公司安全平稳输供气。”
安全生产是保供工作的硬要求。冬春保供期间,西南油气田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刚性执行“安全环保管控2.0”;紧盯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强化风险人员和点位的排查管控与查漏补缺。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公司切实做好“两个现场”风险管控,运用安眼工程智能监控、生产网视频监控、车辆GPS系统、风险作业电话抽查等方式对“两个现场”开展信息化监督,对风险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落实升级管理期间人员到场履职核查,严格执行无监控不作业管理要求。
冬春期间,西南油气田公司开展各级自检自查3977次,覆盖重点生产单元2676个,公司两级监督机构检查812组次,覆盖7663个生产、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面防范化解冬季油气生产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确保生产安全、平稳、受控。
严寒已逝,暖阳既来。变的是天气和温度,不变的是国家发展、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对于天然气的需求。
西南油气田公司把“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放在心上,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扛在肩头,将持续做好天然气保供各项工作,坚决守护千家万户灶台的“蓝焰”跳动,毫不懈怠、步履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