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丁会
3月24日,一场横跨川渝两地、行程数千公里的重庆气矿基层巡回宣讲活动告一段落,但所带来后续效应还在持续发酵。
2月下旬以来,重庆气矿启动“聚焦‘5751’、创建老区典范”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宣讲人员奔赴基层班组,将“5751”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和丰富内涵送达基层、直通一线,引导员工全方位认清形势、传递压力、明确责任,掀起了新一轮学习热潮。
是机遇也是大考
“常规气勘探还没有根本性突破,接替上产的优质规模储量还未形成,上产节奏与公司整体存在明显差距,机构多、人员多、产量低、效益差的短板进一步显现。”今年是重庆气矿加快上产50亿、创建“油公司”老区模式典范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实施“5751”发展战略的起步之年。随着气矿变革转型进入重要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大而全、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竞争发展的要求。
为了统一思想,进一步凝聚力量,2月,重庆气矿党委制定“推进大发展,创建新典范”一线巡回宣讲活动实施方案,从党群工作、地质技术、人力资源、企管法规等专业领域和劳动模范中挑选5位组建宣讲团,奔赴川渝两地开展巡回宣讲。
宣讲活动围绕“老区典范”创建发展战略,从企业发展、地质勘探、三项制度改革与依法合规性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解读,分析当前发展现状与困境,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为员工讲清形势任务、“油公司”改革发展机遇,详细解读创建“油公司”老区模式典范的具体内容,并就员工关心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深化改革等热点问题一一解答,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推动“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理念落地生根。
给员工吃下定心丸
“大页1H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吴家坪组页岩气有望形成千亿方增储上产新阵地。”宣讲现场,重庆气矿近期在地质勘探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果犹如一剂强心针,进一步提振了全员士气。“我坚信,上产50亿方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江北作业区高级技师陈实说道。
如果说地质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给足了员工底气,那么三项制度改革则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锚定了方向。
作为公司“三定”工作先行试点单位,重庆气矿面临较大的改革压力,人员富余、岗位变动、收入差距加大、工作模式和地点变动等问题让部分员工惴惴不安。为了打消员工疑虑,人力资源部成员将二次分配机制、薪酬分配及考核配套政策等内容掰开揉碎细致讲解,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在发现自身优势、开发内在潜能、晋升技术技能岗位等方面建立信心。
点燃激情共启未来
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项目工作9年、去年9月才结束海外工作生涯的高级技师王旭勃听完宣讲,他感慨道:“公司跨入3000万吨油气产量当量序列,能亲历这一振奋人心的过程,我感到无比自豪。”
宣讲团详实生动地讲解重庆气矿近年来的资源勘探发现成果和远景规划,用常规气、页岩气和致密气的真实数据展示资源前景。在擘画美好未来的同时,围绕“重上50亿方底气何在?”“富余人员何去何从?”“对高技能人才有哪些政策?”“如何正确对待工作生活?”等方面为员工答疑解惑。
针对富余人员转型,宣讲团从“三定”改革出发,重点阐释气矿在技能人才培养进阶之路和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举措,引导员工向一线艰苦地区和关键岗位回流。
如何让高技能人才有为更有位?对此,宣讲团用党的二十大代表谢利平、“大国工匠”王川洪等身边人身边事,阐释高技能人才培养、聘任、考核和激励等相关政策,让操作岗位人员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重视。
互动讨论时,有员工坦言这样提待遇、畅通道的举措为技能人才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让其时刻保持满血状态,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此次宣讲所到之处反响热烈,线上线下互动频繁。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感所思、所悟所获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动力,为气矿“聚焦‘5751’、创建老区典范”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