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油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29
值班(订报)电话:(028)86018719
地址:成都市府青路1段3号

李金穗:砥砺奋斗再前行

在工程院压裂酸化研究所,李金穗的名字并不被太多人熟知,但翻开她的人生履历,追溯其成长足迹,全都诉说着她默默耕耘、日积月累的奋斗经历。

2009年,李金穗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入职工程院。工作期间,她获评工程院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公司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从初出茅庐到成为技术骨干,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青春智慧诠释巾帼担当。

苦练内功 提升业务技能

做岩石力学实验的那5年,李金穗很难忘,她说,那是自己扎实练好内功的宝贵经历。

2010年,油气井增产技术实验室接到威201井压裂实验评价研究的工作任务。作为国内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的实验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突破,更面临零经验新起点的挑战。页岩状如书页、层层重叠,这特殊的形态使天然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储存、“幽禁”在页岩孔隙里,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才能实现效益开发,而它的力学性质是制约压裂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李金穗是需要完成这一重要指标的岩石力学实验组成员之一。接到任务后,她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实验新技术,制定、调整实验方法,与同事坚持“人休仪器不休”的倒班模式,人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6小时。这一坚持就是两个月,首创层理页岩储层地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技术,提前半个月完成力学实验,为威201井水力压裂设计参数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页岩气井后续的勘探开发实验机理研究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往后的几年,李金穗参与完成公司重点区块实验、对外承接实验700余套次,牵头编写并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实现油气井增产技术实验室发明专利零的突破。她说:“实验工作是基础,也是磨炼耐心与耐力的基石,只有静下来、沉下去,才能提高内力,提升技能。”

厚积薄发 创造自我价值

由于工作需要,2015年,李金穗开始从事压裂酸化研究工作。从科研实验岗到科研生产岗,一切可以说是从头开始。为了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岗位,她专注学习压裂酸化知识,苦练软件模拟,积极参与现场工艺试验,主动提出承担科研项目的意愿,成为压裂所第一位承担项目的女干将。

2017年,川东北罗家寨(含滚子坪)气田飞仙关气藏总体开发第二次调整方案启动,李金穗主动承担储层改造部分的编写工作。方案编写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且由于区块情况复杂,储层改造前期施工资料不完整,原始资料又都是英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翻译、归纳和整理。面对这些困难,她不怕苦、不怕累,在一轮又一轮熬夜加班、一次又一次推倒方案重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鏖战着,终于圆满完成方案审批。“这个方案帮我理清了许多知识盲点,下回再遇到我就更有信心了。”李金穗笑着说道。

百炼成钢 带领团队攻关

2020年,五宝场地区沙溪庙组第一口水平井的储层改造任务落在李金穗身上。面对与秋林地区沙溪庙组储层地质物性差异大、改造措施不能照搬的情况,她一方面及时制定实验评价方案,获取储层改造关键参数;另一方面从储层特征、造缝机理和工艺参数等方面着手分析,提出天然裂缝发育段造复杂缝、天然裂缝欠发育段造长缝的新想法,制定差异化改造工艺措施,初步形成五宝场致密气改造工艺图版。

去年,李金穗带领压裂所9名员工成立尖兵巾帼科研队,负责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五宝场致密气储层改造阶段进行总结,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第一次作为团队牵头人,她深感压力巨大,为了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她仔细聆听每一次讨论,详细记录、及时整理,多次与团队成员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她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群策群力攻克任务难关,展现工程院的巾帼风采。

把握当下,着眼未来。今年初,李金穗成功竞选安岳多层系碳酸盐岩项目团队负责人,她又再一次踏上了新征程。(李梦雪)

--> 2023-04-01 李梦雪 1 1 四川石油报 content_12649.html 1 李金穗:砥砺奋斗再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