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文/图
刚过雨水节气,2月的乌拉溪阳光和煦。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百亩桃园中挂在枝头的花朵,已带来了早春的气息。沿着观景栈道而行,漫山尽是桃树,虽还未到花开正艳的时候,但眼前的景象已足够让人赏心悦目。
“下个月我们将举办乌拉溪镇首届桃花节。”西南油气田公司派驻九龙县的帮扶干部、河坝村第一书记白贵彬自豪地带着我们走走逛逛。白贵彬还说:“县里的领导都要过来帮我们宣传呢。”
河坝村坐落在G248国道旁,西南油气田公司充分帮助河坝村发挥优越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使其主打农旅休闲,以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带动周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从刚刚建成的观景台举目远眺,一户户农家小院白墙黛瓦,一座座果园错落点缀其中。据白贵彬介绍,以草莓、葡萄为代表的水果已在县域范围内打开了销路,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现在都抢着种呢。
今年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定点帮扶九龙县的第11个年头,新闻中心对九龙县也跟踪报道了11年。出发前我在素材库中看到的视频和照片,与眼前的模样完全不一样,几年前还尽是破旧的棚户和荒芜的山包,现在都是高原上诗与远方的美丽景象。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任务在变而担当不变。精准帮扶、党建结对、产业助力……一项项帮扶举措的落实,一任任帮扶干部的接力,欣欣向荣的乌拉溪镇有说不完的故事。
我们此次拍摄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马日合的乌拉溪镇石头沟村青年,作为公司教育帮扶“一对一”结对资助的贫困生,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以基层干部的身份回到家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以小马回家的所见所闻来展现乌拉溪镇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这次拍摄的主题。为期一周的拍摄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拍摄之余,也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和亲身体验当地居民和帮扶干部们的生活日常与经历过往。
第一次见到小马是在前往石头沟村取景的路上,清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一副眼镜之下是略带青涩而害羞的眼神。也许是第一次上镜头,又或者是因为回乡的兴奋,小马不多时便和大家熟络起来,向我们介绍起石头沟村的变化以及他成长的一点一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马的上学路。乌拉溪镇唯一的中小学在镇里,而彼时的石头沟村还没实现村村通公路,付不起住读费用的小马,只能走路上学。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步行2小时才能抵达,而这条路上有一段犹如天堑,脚边便是悬崖。
后来小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九龙县高级中学,此时恰逢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员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力贫困学子圆梦,至此,小马的上学路终于通畅起来。经过几年寒窗苦读,小马最终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
一路走,一路聊。小马说的最多的话是感恩,感恩政府和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他和村子所做的一切,硬化路、翻新房、助学梦,他说这也是他下定决心毕业后要投身家乡建设的原因。
石头沟村以山坡为主,耕地少,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却很适合种植花椒。在花椒产业示范园,我们见到了公司的另一名帮扶干部、石头沟村第一书记陈韬。
“你们来得不是时候,花椒树这个季节还光秃秃的呢。”陈韬笑着指了指身后成片的花椒林,“但咱九龙县的‘贡椒’你们肯定早就尝过啦,帮扶产品可是年年都在发货哩。”
花椒种植作为乌拉溪镇的王牌产业,经过西南油气田公司十余年的重点扶植,现在已颇具规模。包括小马家在内的困难户,家家都分得了花椒苗木进行种植。实打实的收益,让不少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从事相关产业的工作。
“不光是花椒产品,现在我们还有跑山猪、牦牛肉、青李、核桃等产品,全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物,而且销路也很好。”
帮扶必先帮智。同历任驻村干部一样,白贵彬、陈韬隔三差五就主动到村民家里,询问困难、答疑解惑,还开办培训班、开研讨会、邀请致富带头人现场指导。转思想、助产业、教技术、拓销路,帮扶干部们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解决村民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拍摄的行程紧锣密鼓,随着计划好的拍摄场景一幕幕推进,乌拉溪镇所发生的变化在我心中也变得愈发清晰。菜农黄泽富乘着打造乡村旅游的东风,仅仅数年就成为了锦绣农庄的黄老板;在外务工人员马晓勇听闻村里扶持养殖产业后毅然返乡,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农户马约哈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牦牛产业搞得风生水起。
采访时,我看到他们的眼睛闪闪发光,脸上也一直挂着笑容,他们是第一批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也将是接下来持续“造血”的领路人。乌拉溪镇的振兴之路步子迈得既大又稳,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惊喜在这里发生,也许小马这一代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