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廖光明)2月20日,日处理含硫天然气350余万方的川西北气矿剑阁天然气净化厂,原料气处理量累计突破31.4亿方。
作为川西北气矿首个数字化试点双鱼石气区的净化厂,工厂强化技术攻关及“四新”应用,自主设计并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全员共享,团体协作能力大幅提升,为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近年来,川西北气矿立足实际、大胆实践,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之路,把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两大引擎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推进气矿高速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2年,气矿天然气年产量突破20亿方,创历史新高。
川西北气矿聚焦超深层海相常规气和中浅层陆相致密气勘探,深化超深层海相勘探理论认识,形成高产井模式。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对川西地区二三叠系多期台缘带开展地质研究攻关,创新形成油气规模成藏理论,发现双鱼石千亿方整装大气田,建成20亿方产能规模。在攻关川西深层海相气藏早期评价技术方面,该气矿创新技术集成应用,在双鱼石构造建成厂、站和管道全覆盖防泄漏技防体系,减少生产能耗和天然气排放约1.3万余吨。
川西北气矿还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云网端基础设施系统和完整工业控制系统,生产场站数字化覆盖率达94%。创新应用信息化新技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气田标杆,推动双鱼石开发生产“一张图”在公司范围内首家落地。应用智能巡检系统和定位一体化人员管控平台,剑阁天然气净化厂280只关键仪表实现计读数智能识别和数据比对分析,巡护效率提升50%。